綠氫發電首現台南 淨零碳排加入光宇應材
理財周刊 2022-04-14 15:56
文.理財周刊
國發會於本週發布 2050 淨零路徑規劃及轉型對策,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指出,要達成 2050 年淨零碳排的目標,取決於 2030 年之前,各國是否能以空前力道推動相關技術。
若以 2030 與 2050 作為兩個階段,前者有許多目標可透過當今現成技術達成,例如 2025 年停止銷售用於建築供暖設備的化石燃料鍋爐、2030 年電動汽車銷量占全球 60%、OECD 國家退出石化燃料。
2050 淨零碳排技術 多半待開發甚至得無中生有
然而跨越 2030 年後,要達到 2035 年將發電廠全面轉向再生能源、2040 年將 50% 航班轉為氫能或再生燃料、2050 年全球汽車轉為電動車或氫燃料來源車、全球 70% 電力來自太陽能與風能等目標所需的各項技術,目前都還處於示範或原型階段,換言之,各國都必須在 30 年內急起構建再生能源產業。
國發會提出的淨零路徑中明載,2019 年全台碳排放量為 256.6Mt(百萬噸),其中 52% 來自電力排放,電力排碳為核心目標,具體將從提高綠能做起,除了要自 2025 年佔比兩成提高為六至七成,另外還要引進氫能,難以消減的碳排放則以碳捕捉再利用(CCUS)技術與碳匯抵銷總量。
為打造零碳能源系統,計畫中也表示將成立經濟部成氫能推動小組,除進口綠氫之外,也將推動國際合作,建置示範系統。事實上,要在國內推動產氫技術並不需要從零開始。致力於循環科技的光宇應材過去就能從半導體業產生的矽廢棄物中透過氧化還原反應分解出氫氣,而且是不含碳且純度最高的「綠氫」。
光宇應材解決現有廢棄物又推動綠氫產量 減碳、發電、碳中和一箭三鵰
光宇應材董事長何英志表示,光宇已在柳營環保科學園區的工廠內建構一個月可以處理六百噸廢矽砂漿的標準生產線,但送往光宇測試等待處理的廢矽砂漿每個月已超過兩千噸。「現有產能完全不足以消化這些客戶的委託量,必須尋求擴廠,才能協助半導體業解決含矽廢棄物的問題。」
對於這些含矽廢棄物,國內過去最常見的做法,是掩埋、焚燒或是和在水泥中使用,但掩埋空間越來越有限,單純焚燒也無法產生可再利用的工業等級二氧化矽,只會形成廢沙土,而水泥廠也因為會影響品質而漸漸不願接收。反觀光宇應材的矽循環再生系統,以城市採礦的觀念將這些含矽廢棄物當成原料,再生成為「二氧化矽」和「氫氣」加以運用,除了供應產業界成為重要的綠色再生材料外,每年還可為台灣省下 60 座大安森林的碳吸收量、供應 1000 輛氫能巴士、一年用的氫燃料或是 1000 戶家庭的一年用電量。根據環保署官方統計數據估計,台灣至少可以蓋 10 座以上的矽循環經濟廠,這還不含將來報廢的太陽能廢模組和電子廢棄物裡的 IC 晶片,市場規模相當巨大。
何英志直言:「淨零碳排的目標訂在 2050 年,這表示我們還有二十幾年的時間要一直面對這個議題,現在只是開始,後面還有一條漫漫長路,所以總要有第一步,不能不開始!」
來源:《理財周刊》1129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