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科技新都要解渴 臺南轉身水永續之城

理財周刊 2022-08-25 16:47


文.林怡妏


時序回到 2021 年,南臺灣烈日高照,柏油路面熱氣氤氳,久旱之下連空氣都是乾燥的,一滴水也擰不出來。大型水車急如熱鍋螞蟻,疾駛進臺南科學園區,要為口乾舌燥的用水巨獸 - 半導體大廠解渴。

「臺灣的半導體產能占全球產能 20%,然而,包括台積電在內的半導體業者正迎來史上最嚴重的晶片荒,這無疑為面臨嚴重旱象的臺廠帶來更大的壓力。」《德國之聲》在報導中寫道。

 

水危機引爆治水刻不容緩

根據《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受到氣候變遷以及愈漸加速的全球暖化影響,臺灣未來降雨天數會明顯減少,然而,在總降雨量不變的情況下,強降雨天數將大幅增加,面對難以預測的氣候型態,蓄水會變得更為艱難,乾旱與水患將更頻繁地發生,報告中特別提到,沒有東北季風、夏季颱風愈來愈少的西南部地區水情會更為嚴峻。

以臺南來說,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副熱帶季風氣候區與熱帶氣候區,乾濕季分明,從下方的雨量圖可以看到,相較於位處北部的翡翠水庫全年有雨,曾文水庫集水區雨量多集中在 5 月到 9 月,主要來自夏季季風以及鋒面所帶來的水氣所形成的降雨,以及颱風入境時所帶來的雨水,每年入冬後到次年梅雨季,降雨量僅占全年的 2%~4%。然而,若遇上太平洋冷高壓,夏季就會出現旱象,或是如 2020 年受氣候異常影響,颱風形成後卻不侵台,水資源匱乏的問題便會浮現。

從用水量來檢視,根據台灣自來水公司所統計的數據,去年臺南地區整年總用水量達 1.8 億噸,根據水利署提供的數據,當前臺南以農業用水居冠,占比達 63%,民生和工業用水占比則分別為 19% 與 18%,其中工業用水正逐年增長。

在經濟部提出的報告中,工業用水以科學園區成長最快,到了 2031 年,每日用水需求將達 81.3 萬噸,若以當前的日供水能力 40.3 萬噸來看,屆時將出現 41 萬噸的用水大洞。

當供水受到氣候影響,愈來愈不穩定,相對地,需求卻不斷增長之時,用水戶將互相排擠,缺水危機一觸即發。

 

科技、文化古都的水再生大戰

無虞用水是民生富庶的條件,更是產業發展的一劑定心丸,近年臺南市積極拓展多元水資源,除了開發工地地下水、海水淡化廠,也推動新水源 - 再生水的使用。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隨著污水下水道普及率提升,利用生活污水所取得的「再生水」來源不受天候影響,能讓一滴水至少使用兩次以上,使水資源獲得最大利用,另一方面,也能推動下水道污水系統建設,使城市成為一座小水庫,並創造水資源產業產值,同時改善環境衛生、提升市民生活品質。

然而,有民眾質疑,當前臺南市再生水源全供給南科使用,對民生用水能帶來什麼樣的正向助益?

黃偉哲指出,現階段因法規與民眾觀感,再生水不能直接食用或供作食品業、藥品業用水,因此臺南市推動的再生水僅供科技業使用,如此一來,能分散水庫供水標的,進而增加民生用水的配水量。

近年隨著南科進駐廠商日漸增加,用水需求也受到矚目。

日前臺南海淡廠通過環評初審,依供水量,是目前全臺最大海淡廠,未來是否加入南科供水行列?

「海淡廠有高耗電與排放鹵水等爭議,計劃案作業程序冗長,沒辦法即時解決近年旱災的缺水量,」臺南市政府水利局長韓榮華回應道。

因此,在臺南市政府水利局擬定的供水計劃中,除了來自自來水公司給水場、擴建中的曾文淨水廠,以及高科技廠商節水之外,仍得仰賴再生水填補用水缺口。

臺南市目前有三座新建中的再生水廠支援南科供水,分別是永康、仁德及安平,其中永康再生水廠進度最快,目前已進入試運轉階段,預計今年 9 月起供水,供水量可達 8000 噸 CMD,另外,安平再生水廠預計今年第四季啟用,供水 1 萬噸 CMD,而仁德廠則進入發包階段,三座再生水廠全期皆完工後,可望為南科帶來 6.3 萬噸 CMD,每年約 1/3 座南化水庫的豐沛水源。

氣候危機之下,再生水已成為乾旱國家解渴的利器,世界多國早已推行多年,技術發展堪稱成熟、健全,相較之下臺灣似乎才正要起步。韓榮華坦言,要在臺灣推動再生水產業並非易事,有許多挑戰尚待突破,不過至少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韓榮華特別提到,針對再生水工程,臺南市府設置了廉政平台,開放全民督工,誓言要讓這項良心工程如期、如質且無垢地完工。

如同中國傳說中的第一位水利工程師大禹,克服重重困難險阻馴服黃河,造就爾後的華夏文明, 臺南這座古蹟之都能否變身成為科技、文化、產業並進的永續之城,端看政府能否運用智慧,在關鍵時刻將危機化為轉機。

 

 

來源:《理財周刊》1148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