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隱公署:首8個月收17宗騙取個人資料投訴,籲提高警覺
經濟通新聞 2022-09-13 13:10
《經濟通通訊社13日專訊》私隱專員公署表示,近期出現多宗不同形式的詐騙個案,亦有騙徒假冒衞生署、社會福利署、消費者委員會、銀行等不同機構以電話、電郵或短訊方式接觸市民,藉以套取市民敏感的個人資料。
公署表示,今年首8個月,分別收到386宗相關查詢和17宗投訴,當中例子包括,有人收到冒認衞生防護中心人員的電話,聲稱事主確診,需要隔離,套取個人資料;冒認公安,有騙徒能說出事主的姓名和身分證號號,聲稱事主曾走私疫苗或洗黑錢,並將電話轉駁至另一名假冒公安的騙徒套取資料。另外,有騙徒就向事主提供類似速遞公司網站的連結,要求事主提供住址以派遞郵件,並先為郵件付款,收集事主的信用卡號碼及姓名等資料。
私隱專員鍾麗玲提醒市民要注意提高警覺,「+852」的來電,切勿開啟可疑連結,不時查看網上個人帳戶有否不尋常登入紀錄,不時更換密碼,啟用登入雙重認證功能。
有見最近透過偽冒電話、電郵或短訊誘騙個人資料的個案有所上升,私隱專員公署於今日開始設立「個人資料防騙熱線」34236611,處理懷疑誘騙個人資料的查詢或投訴,歡迎公眾人士致電。市民若發現其個人資料被盜用並涉及刑事罪行,亦應盡快報警。(bi)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