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昌專欄】兩岸經濟密切、宜理性預測大陸經濟;刻意唱衰、誤己誤人、失去商機
首席經濟學家 邱志昌 博士 2022-12-09 07:00
壹、前言
2022 年 11 月 30 日「香港論壇」中,香港與大陸內地企業家認為,RCEP(區域全面夥伴協議,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是一個全球最大的「中國國內市場」;這個全球的自由貿易區,可以在美中經濟科技戰爭中,擴大「雙循環」中的「對外循環經濟」的貿易規模、即貿易金額與數量的成長。2020 年 11 月 15 日、在 RCEP 領袖會議視訊會議中,包含東協 10 國簽署 RCEP 協議:印尼、柬埔寨、緬甸、寮國、越南、汶萊、泰國、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及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共 15 國的成員國,各國國會已在 2022 年 1 月 1 日、多已陸續一一批准此一協定。
貳、對中國的經濟貿易戰爭、共產中國為何敢「以牙還牙」?
這在 2022 年第一季中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統計資料中就已經見到效果;該季中國與東協地區雙邊貿易、數量與金額多顯著成長。2022 年上半年中國對東協進出口金額為 2.09 兆人民幣,成長 5%、占對外貿總值 14.7%,同期對歐盟進出口 1.99 兆人民幣、下降了 1.8%;對美國進出口 1.64 兆人民幣、下降了 6.6%。而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金額為 4.2 兆人民幣、微微下降 0.9%。從這些資料讓我們看到,中國對東協或區域夥伴經濟的布局,適逢成就於恰當時機;就在美國開始挑起科技戰後,填補了中國對外貿易的「漏洞」(Leakage)。習近平當政時代所倡議的「一帶一路」的效益,較顯得緩不濟急;因為東歐國家、如烏克蘭等國、現在陷入俄國民族主義戰爭中,而 MAP 長達到英國「一帶一路」的擴張速度,不僅受政治阻力干預、且因為俄烏戰爭受阻。
再從中國自己內部進出口統計資料檢視,也可以看到大陸在 RCEP 的受益情況;拆解中國區域對外進出口,也可以看到雙循環中的「內循環」、其邁向「共同富裕」徵兆顯然露出痕跡;那就是「城鎮化」的效益會迅速啟動。根據中國的統計,2022 年上半年中國東部地區、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為 11.3 兆人民幣、比前一年同期減少 4.7%;但中西部地區進出口金額為 2.38 兆人民幣,占外貿總值 16.7%、提高了 1.4%。在所有貿易進出口產品特色中,「防疫物資」與「宅經濟」的出口增長速度快;「機電」「工具機」與「勞動密集」產品出口的減幅、多低於總體的平均數。這也看得出來,其實在過去兩、三年「宅經濟」所需要的筆記本電腦、手機的出口,遠低於包含口罩等、紡織品的出口的增長率、32.6.6%,除此之外、還有因為疫情的關係,「醫材與醫療器材」的出口高度成長、分別為 23.6% 與 46.4% 的成長率。兩個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區域經濟「RCEP」與「一帶一路」這兩個組織,在中國的國際經濟戰略上,已成為對美經濟貿易關稅戰爭的腹地。這種情勢演變讓中國可以,在美國對其提高關稅、科技禁運與貿易禁令下,敢提出反制對價方案、以牙還牙、去對付美國的懲罰措施。
一般的財經政策,不管是貨幣、或是財政政策多是對抗景氣循環;這些對資本主義的美國與歐洲,以及對共產中國、或越南等多是同樣的政策;但香港與大陸學者專家卻自認為,共產主義的財經政策是具備有「創新性」(Innovation) 的,這個「創新性」就是有異於資本主義的存款準備率、或是重貼現率、與及信用管理等,也有異於擴張財政政策;其執行的方式,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最大的不同是,中國是經過一層又一層,以「政治權力」要求從頭貫徹到腳,而西方資本主義則是透過層層的「市場機制」、自由愈放任完成財經政策該有的層層作用。
共產中國所有解決經濟與金融問題解決,看起來是因事制宜的。因此在非常多的會議與論壇中,常常有學者問到,中國大陸的「地方債務」、「不良債權」、及「股市泡沫」、「資產泡沫」「爛尾樓」、及包含近期因為「COVID-19」疫情處理的嚴肅、「清零疫情」引發的「反革命運動」等等問題,難道多不會也未曾引發過中國「金融危機」、或「政治危機」?自從中國改革開放後,在 1990 年之後、每年兩位數的經濟成長,引發很多經濟學、統計學家的深度懷疑。不少國際著名學者與官員多認為,中國的經濟統計數據必定長期造假;預言最後還是會累積沉重後、壓垮自己的經濟、演成經濟資產泡沫、與金融風暴。被譽為「末日博士」、國際經濟學家羅比尼博士、在 2012 年就提出中國終將會發生「完美風暴」,經濟與金融終將崩潰。可是至今中國經歷過、上述的「地方債」等等各種系統性風險;連 2018 年的美中貿易,科技等戰爭多打了;中國經濟規模至今卻持續成長為 17 兆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至今多還沒有崩潰。且 2022 年第三季的 GDP 成長率、預估還有 3.9%。中國大陸的 GDP 季度成長率、只有約在 2020 年第二季時、因疫情開始、出現難得一見的負成長率。羅比尼對中國政治經濟預測「完美風暴」、一直到現在,多尚未兌現、或說依然還在「形成中」。除 2012 年發表警告外、羅比尼在 2022 年 10 月 13、還在時代雜誌中提到,未來 10 年全球經濟將是低成長與高通膨並行,這將導致全球會發生「巨大破產與層出不良金融危機」。
叁、產業與經濟尚未開發、商機處處!
但驗證過去所有的事實演變,從各種系統性風險「地方債」開始、至今中國經貿與科技受盡美國的制裁;但多沒有發生任何經濟與金融風暴。像是最近中國政府已經計畫以「雙循環」、對內提振消費、對外加強進出口、振興經濟,外界始終還是懷疑。多數經濟學家認為,世界經濟正處於衰退邊緣,在此時經濟層面臨衰退之際,中國如何以「雙循環」達成 IMF 預估、2023 年中國 GDP 成長率、達 4.4% 以上到 5% 的成長目標?這在 11 月香港論壇中,本文獲得一些答案,一是創新的經濟政策;二是將原有的「城鎮化改革」工程繼續開放擴大,三、習近平「共同富裕」與繼續「城鎮化」工程的連繫;這就是雖然大陸內需市場消費面對衰退,但預期不會嚴重影響 GDP 成長主要原因之一,「城鎮化」帶來的效益不可小看。四、另一個重要原因的是,很多現在還想離開中國的企業,最後卻選擇留下來,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國有太多機會、多元化新事業可以轉換發展,這樣會使得原本想離開的廠商,最後也決定留下來重新尋找商機、繼續耕耘。五、中國在地緣政治與美國競爭,是無法避免的;但中國學者專家認為,中國在 RCEP 已建立,一個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這是突破美國貿易封鎖的「漏洞」。六、對先進國家而言,資本主義解決經濟問題的方法,大多運用各種學派理論,如凱因斯學派、理性預期學派等、幾世紀以來發展的西方經濟學;這些大多是以「私利」與「民主」為主軸;而共產黨國家治理方式與思維,與一般資本主義似乎有所不同,是以「共產」與「專政」為主軸。例如近期美國解決通貨膨脹,其思維是緊縮貨幣政策;而中共的思維是以極權命令,限制物品價格的上漲。共產主義不講究供需會自動自我循環,以「蜘蛛網」模型與理論進行自我調整;他們講求的是每一層行政階層,多要徹底進行它該有的執行力,不然就是依法查辦、做不好就有人要「人頭落地」。
例如 2022 年 11 月底、從新疆烏魯木齊,掀起的反制疫情「清零運動」,後來延伸到上海與四川、武漢等地的「白紙革命」。從台灣的媒體報導所聞的似乎是遍地烽火連連,但是反映到各省市書記、或市省長的檢討卻是:對付疫情「清零政策」是否可以更精準一點?而不是走回頭路、反向走向開放。另外共產黨想法是、是否還要再推高疫苗接種的層次?而 ICU(加護病房)是否足夠?是否要再確認藥品、及醫療程序研究?及以死亡率在降低為防疫的 KPI(Key Performance Index,主要績效指標)。他們就是一定要檢討「疫情動態清零政策」如何更加精準地執行;但反對與主張取消「動態清零運動」、卻在數日之內就蔓延全國。回該事件的根源是,新疆烏魯木齊市在 11 月 24 日 (週四) 晚間發生大火、幾十位民眾因防疫被封鎖在高樓,後來消防局滅火後、傳出 10 個人被燒死。此一消息透過網路、與手機訊息軟體傳遞,引發上海市民感同身受的惶恐、聚集在上海市烏魯木齊路集結抗議;抗議活動後來蔓延到上海、北京、廣州、瀋陽、哈爾濱、長春、重慶、成都、蘭州、西安、武漢、大理、長沙、烏魯木齊、佛山等地。至少有 90 個以上的高校學生組織起來,強烈抗議高喊;共產黨下台!習近平下台!民眾與維安的公安、與警察發生激烈衝突。台灣鴻海集團的鄭州廠員工,也因為怕被關在閉鎖的防疫空間,不少員工拋棄個人家當、逃離生產線、步行回鄉去了。這也使得鴻海股價在近期,2022 年 12 月 1 日才落後補漲。這場「白紙革命」(A4 Revolution /White Paper Revolution),是繼 1989 年以來「六四天安門事件」後、中國最大的群眾示威運動。
從不同的立場與角度來看,大陸學者詮釋習近平在 G20 會議中,除英國首相外,每個國家元首多想與、二十大當選的總書記習近平見面開會,進行短暫雙邊或多邊經濟合作。在中國觀點,一個廣東「大灣區」的 GDP、就大於加拿大全國的 GDP 總額。這個區域中、東莞是一個創新科技中心、深圳有科技中心、加上香港科學園區。由於疫情影響啟動了「數位化」、「電商」及「醫療產業」發展;香港、與廣東已形成一個「腎臟型」的小型經濟區域。
美國在軍事戰略上炒熱「台海議題」、以對抗中國、與其競爭。而在經濟上則用「印太經濟架構」,與中國的 RCEP 抗衡;中國目前的經濟社會發展三大方針是,「疫情要防止」、「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美國想在印度複製,類似中國大陸的世界工廠;但印度身處歐亞板塊的接壤,又遠離中南半島與南海的是非地區,也長期參加東南亞國協會議,但受到美國的勸誘、與長期在邊界問題上與中國大陸不和,在 RCEP 要正式運作前的一兩年,2019 年 4 月突然宣告退出 RCEP 多邊談判、不參加 RCEP 了、顯然是政治考慮多於經濟盤算。
肆、結論:中國大陸租稅革命箭在弦上?
如何在激勵企業勇於追求利潤,而又能達成共同富裕的理想,成為中國目前被認定是最大的矛盾。尤其習近平在二十大的談話,對於經濟目標竟然也是鬥爭在鬥爭,這使得中國的紅二代與富二大感寢食難安。本文曾經提過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所著的「21 世紀資本論」,在該書中提到、在 1910 年到 1945 年時代,全球的經濟因為經歷 1930 年「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與兩次世界大戰 (World War),這兩次大的系統性風險,使得財富的分配趨於均衡;這個道理與股市投資同理,有關於一旦發生系統性風險、就是「財富重分配」時候。皮凱提認為從亞當斯密斯的「國富論」,一直到李嘉圖的著作「政治經濟及賦稅原理」,大多多沒有深切的討論到分配問題:馬克思斯在 1867 年到 1984 年的「資本論」中,認為資本主義最後終將潰敗,走社會主義路線才是對的道路。
基本上,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的最終是悲觀的,充滿了嚴重的分配問題而瓦解。但是自從美國 1940 年俄裔美國人顧志耐博士,將「國民所得」拆解為四大變數的 Y=C+I+G+(X-M);國民所得方程式與相關理論提出認為,資本主義有自我修復的機制,因此不至於會崩潰。而皮凱提的 21 世紀資本論,就在此一系列理論下,提出對資本主義的租稅改革。如果習近平的共同富裕,是以皮凱提的 21 世紀資本論為圭臬,則未來中國大陸的租稅革命將箭在弦上。美國自從晶片法案開始,決定以 520 億美元補助在美設廠的國內外半導體廠商,美國不也是從「自由資本主義」走向「國家資本主義」?但中國不僅「國營事業前進、民營企業退場」、且還指向「共同富裕」。我們預估中國近期將會對「資本資產」、權益證券課徵高稅率的交易所得稅,到底是這樣是有利還是不利中國金融發展?這實在是一個非常有趣議題,尤其是在美國金融被無限量 QE 泡沫吹破,中國經濟又似乎面臨通貨緊縮議的現在;兩強逐鹿天下,最後誰會脫穎而出?這場「修習底德」的大國戰役,未來三十年絕對精采可期!
(說明:本文為長期國際主要國家,政治經濟發展分析,現實與學術融合研究;兩岸經濟依存度高,對任何一方的偏見,多需要正面理性詮釋。)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弱勢下殺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