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慢性疾病盛行 恐造成當地4.5兆美元經濟損失
鉅亨網楊智超 綜合報導
印尼慢性疾病盛行恐造成當地4.5兆美元經濟損失 (圖: AFP)
印尼過去 10 年來人均所得成長穩定,因此一躍成為東南亞最大經濟體,然而,當地經濟未來恐面臨一項重大隱憂。世界經濟論壇 (WEF) 在昨天 (20日) 提出的報告中便指出,由於印尼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 (NCDs) 盛行,2012 到 2030 年間 NCDs 恐會造成印尼經濟達 4.5 兆美元的經濟損失,金額相當於 2012 年印尼 GDP 的 5 倍大。
根據《CNBC》報導,NCDs 指的即是心臟病、中風、癌症等不會傳染和傳播的慢性疾病,去年全球有 71% 的人口死於這類疾病,高於 2004 年的 50.7% 許多。WEF 指出,造成 NCDs 死亡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點即是全球生育率和死亡率下滑,使得人口老化所致。另一點則是經濟成長造成快速的都市化,民眾對於菸草、酒精的使用率增加,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也更加普及,導致 NCDs 人口逐漸增加。
WEF 在報告中強調,NCDs 對各國經濟將造成諸多傷害,如消費支出、醫療健保的存款、勞工供給和生產效率等都將受到影響。NCDs 直接造成各國可工作年齡的人口減少,勞動力的下滑將衝擊當地總體經濟產值跟著銳減。
NCDs 對印尼造成的傷害比其他鄰國更加嚴重,意味著印尼的生產能力未來減少的幅度更大。印度預期在 2012 到 2030 年間,NCDs 會造成當地經濟損失達 4.3 兆美元,不過印度的人口比印尼多出 5 倍,年度 GDP 也比印尼高 50%,兩者損失的金額雖相當,但造成的傷害卻相差很大。
WEF 最後指出,投資人口健康將有助於改善 NCDs 的盛行,國家不僅會因此更繁榮,在社會和經濟上也會更有保障。印度即是一例,當地政府介入減少菸草的使用和專注於疫苗接種,換取到了相當於 15% 的投資回報率 (ROI)。
- 以伊衝突看懂局勢,掌握搶進關鍵>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