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經脈》美貿易黑名單加長,中概卻見明媚,滬指終結六周升勢
經濟通新聞 2022-12-16 17:05
《神州經脈》全球多個央行持續加息,投資者關注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發改委在官網發表「13答問」,強調中國經濟增速有望持續回升。滬深股市個別發展,滬綜指全日反覆偏軟,略收低0.05%,報3167.86點。本周市場消化內地「新十條」帶來的憧憬,加上憂慮政策鬆綁疊加天氣轉冷,多地春節前或出現疫情爆發,滬綜指完全失守3200關,全周累跌1.22%,終止連續六周升勢。
受美國將長江存儲等列入實體清單拖累,半導體板塊領跌,深成指跌0.56%,創業板指收跌1.06%。個股跌多漲少,兩市約3600股飄綠,醫藥板塊再度爆發,食品、旅遊等消費股午後獲資金回流。
人民銀行今日進行410億元(人民幣.下同)7天期逆回購,單日實現淨投放390億元。公開市場本周共100億元逆回購到期,周四(15日)5000億元MLF到期,人行增量續做6500億元,全口徑計,全周實現放水1890億元。不過交投淡靜,兩市全日成交7614億元,按日減少0.6%,繼續刷新半個月新低,不過陸股通淨流入超過43億元,連續三日淨流入。
內地疫情感染者數量正處上升通道,防疫管控政策的逐漸放開將加大元旦春節假期人流量,料助推疫情達到高峰。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汪濤稱,儘管疫情防控已大幅放鬆,但未來幾個月經濟活動仍將保持疲軟,感染者的急劇上升可能導致消費者情緒更為謹慎、服務活動的下降以及供應鏈中斷。其團隊將中國2023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1.8%。
*今日新聞精選*
2. 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主席發表聲明,確定首次獲得對總部設於中國內地及香港的註冊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全面檢查和調查的權限。這有助降低約200隻在美國上巿中概股被勒令除牌的風險。PCAOB聲明指,委員會自行決定審計的兩間公司,包括中國的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及香港的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30多名工作人員由9月至11月期間,在香港實地工作,查閱了數千頁文件,並進行面談及作證。聲明強調,這工作只是開始而並非結束,團隊計劃明年初恢復定期檢查,並會繼續調查工作。若中國當局阻撓,委員會將考慮作出新的決定。中國證監會今早回應稱,歡迎美國監管機構基於監管專業考慮重新作出的認定,期待繼續推進今後年度審計監管合作。此外,中國駐美大使秦剛與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當地周四(15日)會面,同意加強中美經貿上的協調和溝通。
3. 對境外機構來說,2022年成為它們在中國銀行間債市的減持年。除1月增長外,2月至11月連續10個月均為減少,累計降逾7400億元,11月末在銀行間債市托管餘額約3.3萬億,已回到2020年底水平附近。事實上,11月中美10年國債利差倒掛明顯收窄,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也繼續減輕,但這並未提振外資投資人民幣債券情緒。中債登和上海清算所最新數據顯示,11月外資債券托管量分別減少403億元和88億元,在銀行間債市總減量為492億元,力度較上月出現反彈;存量方面,在中債登托管餘額為30972億元,上清所為2320億元,持有總額33293億元,較2020年12月末的32547億元僅高不足800億。根據《路透》對中債登和上清所數據測算,當月境外機構持有人民幣債券佔總量比小幅降至2.61%。按債券統計口徑計算,11月末債券托管餘額為960734億元,當月增加5508億元。按主要券種分類,11月國債托管量增加6207億元,地方政府債托管量增加393億元,政策性銀行債托管量增加511億元;商業銀行債托管量減少1111億元,企業債券托管量減少197億元;信貸資產支持證券托管量減少290億元。
4. 英國和歐洲央行(ECB)周四(15日)跟隨美國聯儲局加息,歐美緊縮周期持續,經濟衰退危機加劇。美匯指數則於紐約尾盤反彈0.83%,至104.63。人民幣中間價止步兩連揚,大幅下調448點至逾一周新低;即期匯率(CNY)今早跟隨低開160點子,報6.9850已近全日低位,盤中更一度倒升;全日收跌26點,收報6.9716,錄兩連貶。交易員稱,隔夜歐洲央行會議釋放鷹派訊息,市場對經濟衰退擔憂加劇提振美元避險需求,好在逢高需求較多助穩人民幣走勢;短期料延續寬幅區間震盪,等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美國財政部周四的數據顯示,中國10月減持246億美元美國國債,連續兩個月拋售,10月持有規模降至9090億美元,續為2010年6月以來最低水平,且是連續六個月持有量低於1萬億美元。
5. 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第五輪中國-歐盟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上發表書面致辭。劉鶴指出,對於明年中國經濟實現整體性好轉,極有信心。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針對當前出現的下行風險,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慮新的舉措,努力改善行業的資產負債狀況,引導市場預期和信心回暖。未來一個時期,中國城鎮化仍處於較快發展階段,有足夠需求空間為房地產業穩定發展提供支撐。劉鶴強調,貿易投資合作是中歐之間最緊密的利益紐帶。中方願與歐方積極拓展在經貿、綠色、數字、金融、科技等領域合作,共同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
今年7月第九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成功舉行,在諸多領域達成重要共識,雙方正在共同積極推動落實,力爭抓住機會取得更多實實在在的成果。中歐投資協定歷時7年完成談判,成果來之不易,相信雙方有足夠的智慧找到繼續推進的辦法。
6. 內地疫情再次升溫,國家衛健委公布,昨日(15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091宗,較前一日上升7.6%,結束此前半個多月的連跌勢頭。內地放鬆防疫後疫情迅速擴大,醫療系統和醫藥供應面臨挑戰。國務院國資委周四表示,督促指導華潤集團、通用技術集團、國藥集團三家涉藥中央企業,全力以赴保障醫療物資供應。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一個講座上表示,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已不適合稱為「新冠肺炎」,應該改稱「新冠上呼吸道感染」或「新冠感冒」。同時,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一個論壇上表示,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後,短期內感染人數會增加,但整體情況在往好的方向發展。1、2月份高峰過後,到春暖花開時疫情有望進入常態,不會出現大規模感染。內地放寬封控後疫情升溫,北京為重災區,有報道指,由於北京大量送遞員染疫,導致包裹積壓,多間快遞公司宣布調配快遞員支援北京,阿里巴巴(09988)旗下菜鳥表示,已前後從全國各地調配10批快遞員抵達北京,保障物資配送。
7. 國家發改委官網發布答記者問稱,國內疫情反彈對11月份經濟穩定恢復造成一定影響,消費、服務業發展受到制約,外貿進出口出現回落,製造業企業預期有所走弱。但是隨著疫情防控優化措施的持續落實,穩經濟各項政策效應逐步釋放,中國經濟增速有望持續回升。下一步,將持續推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落地見效,發揮推進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協調機制作用,進一步加快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資金投放使用和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促進重點領域消費加快恢復發展,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支持力度,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強化糧食、能源資源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保障,扎實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
2023年,發改委將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鼓勵和引導各類市場主體攻克產業關鍵核心技術、規模化應用創新成果,在關係安全發展的領域加快補齊短板。強化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風險監測預警和苗頭性問題分析研判,及時處置潛在風險,打通痛點堵點卡點,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8. 內地信用債、二級資本債、永續債、同業存單價格11月以來下挫,收益率明顯上行,不少機構陷入被動「防守性」拋售,市場人士頻頻驚呼債市「踩踏」。據內媒《券中社》從多渠道獲取並匯總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工農中建交」5家國有大行理財公司及招銀、興銀、光大、平安、信銀共計十家理財公司的產品(僅以子公司管理口徑計)管理規模約為17.1萬億元,單月縮減近6300億元。分主體來看,僅有兩家股份行理財公司的規模實現逆勢增長。
此外,內媒近日查詢發現,此前保險公司推出的多款「確診即可申請賠付」的新冠險產品售罄或下架,目前在售的新冠肺炎相關保險產品多保重症、危重症。據《澎湃新聞》從多家保險機構獲悉,此前購買過新冠肺炎保險產品且在保險期限內的,目前可以進行理賠,但均需醫療機構開具的確診證明,抗原自測結果普遍不被保險公司認可。(wl)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