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展望-波瀾跌宕】半導體股成暴跌王,地產股悲喜交雜僅小跌
經濟通新聞 2022-12-30 16:20
《經濟通通訊社記者吳迪30日報道》回顧2022年,在疫情和經濟下行的壓力下,A股市場風高浪急,滬綜指在年內兩度探底,跌破3000點大關,全年累瀉15%,為2018年以來最差年度表現,深成指累跌逾25%,創業板指累跌逾29%。56個行業板塊中,僅有7個行業實現上漲,較去年大幅縮水。其中煤炭行業表現最好,全年上漲27.8%;在疫情復甦預期下,酒店、餐飲板塊在年末快速反彈,較年初上漲超過兩成。
另外49個行業均呈現下跌趨勢,半導體、元器件以及互聯網年初至今跌幅超過三成,19個行業跌幅逾兩成,互聯網、券商、軍工等板塊跌幅居前。
《經濟通通訊社》盤點2022關鍵A股板塊,整理全年表現並展望未來發展。
*周期下行疊加美制裁,半導體領跌大市*
2022年的半導體產業在內憂外患下表現慘淡,A股半導體板塊由年初高位反覆向下,截止12月30日收盤,板塊領跌大市,年內累積下跌37.45%。半導體產業鏈的各環節龍頭普遍受累,股價表現弱勢。
2021年經歷了異常繁榮的半導體產業在今年迅速降溫。上年的「缺芯」焦慮將全球半導體各產業鏈推向高峰,芯片價格飆漲,企業大舉擴張過後,迎來突然的冷靜。在疫情、全球通脹
等衝擊下,曾經火熱的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需求降至冰點,供需掉轉後,去庫存、砍單等消息頻現,不可否認半導體市場正迎來下行周期。
於此同時,中美晶片戰再升溫,白宮在8月簽署晶片法案,宣布將補貼美國的半導體產業,到10月初,再推出史上最嚴厲半導體產業禁令,限制先進半導體及晶片製造設備出口至中國,並禁止美籍技術人才協助中國製造商。此外,外媒12月報道,日本和荷蘭原則上已經同意加入美國行列,料將宣布跟隨美國部分措施。
美國的「卡脖子」操作對中國半導體行業可謂重大挫折。設備、人、技術的全面限制下,基本封鎖中資晶圓廠近幾年內發展先進製程的可能性,早前的研發或亦功虧一簣,從生產設備開始重新開發疊代,需數年時間。A股半導體板塊從8月到10月大幅下挫三成,10月禁令一出便插水至年內新低。
據報為應對制裁,中國正在制定一項規模逾1萬億元人民幣的半導體產業扶持計劃,朝實現晶片自給自足邁出的重要一步。扶持計劃最早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實施,消息令A股半導體板塊止跌企穩,亦將對明年的半導體股走勢產生影響。
展望下年,分析建議關注消費電子復甦拐點以及增量市場的需求方向。而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不斷提升,業內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帶動的汽車電子增量有望成為未來三年半導體行業的「黃金」成長賽道,建議投資者關注。
*內房走到懸崖邊,當局決心救贖*
內房在2022年走向懸崖邊,外圍加息潮風高浪急、房企債務危機未解的同時,資金鏈斷裂進一步影響到房屋交付,爛尾樓問題逐漸浮上水面,6月底一封「強制停貸告知書」一呼百應
,全國超過300個爛尾樓盤業主掀起停貸運動,矛頭甚至直指金融系統。而此次「停貸潮」令內房現金流受打擊的同時,更挫敗購房信心。銷售、交付和信用問題互相交織,形成惡性循環,加之疫情陰霾籠罩,樓市徹底跌入「冰河世紀」。反應在數據上,1-11月全國商品房累計銷售金額11.8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6.6%,前11月房地產開發投資跌9.8%,降幅繼續擴大;土地購置面積下降53.8%。
走到11月,市場終於等來實質利好:當局針對供給側房地產企業的穩樓市「三支箭」齊發:包括通過銀行信貸支持、債券融資扶持、和股權融資鬆綁,通過放水輸血內房,緩解流動性危機。「震撼彈」擲出,市場隨即給出反應,地產板塊在11月內反彈超過三成,累計全年跌幅收窄至7.74%。市場普遍認為,只有房企逐步恢復造血能力,信用危機解除,才能恢復居民購房信心,促銷售進一步回暖。
另一邊廂,2022年又可稱之為內房獲得「救贖」之年,過去兩年不斷收緊的樓市政策,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開始就出現了明顯的寬鬆轉向,當局從年初開始逐步鬆綁樓市限購、下調房貸利率,試圖刺激購房需求,惟在內地疫情封控的悲觀情緒加持下,效果並不明顯,申萬A股地產板塊震盪走低,在11月1日跌至2015年以來的低點,較年初回撤21%。
不過並非全部房企可得到支持,從目前「三支箭」的受惠主體來看,國企央企和沒有暴雷的優質民企獲得輸血最多,而這種分化也體現在全年土拍市場的拿地表現上。強者愈強的態勢將更
明顯,資金流穩健的房企將更快復甦,明年行業加速洗牌。而穩樓市政策盡出後,明年居民購房信心和能力能否如預期恢復,市場拐點能否真正來臨,才是房地產行業見真章的時刻。
*疫情擾動產銷,新能源捱貴電*
汽車板塊全年表現波動,總結全年下跌21.34%,跌幅居前。受疫情影響,板塊全年兩度走弱。上半年疫情蔓延導致多地封控,經銷商客流銳減和銷售疲弱,汽車銷量明顯下滑,表現
大幅遠低於預期;生產方面,汽車行業遭遇上海封城的黑天鵝,上海作為內地汽車製造體系的樞紐,停擺超過兩個月時間,衝擊全國汽車行業供應鏈。產銷受困,汽車板塊在上半年最多下跌四成。隨後疫情暫緩,內地將復工復產提上日程,隨即提出要釋放消費潛力,推出多項汽車行業扶持政策,包括將減徵汽車購置稅、鼓勵新能源汽車下鄉、放鬆汽車限購等等措施,車股受到振奮觸底回升,5-7月反彈44%收復失地,不過隨著下半年疫情再升溫,汽車股再次回落。
中汽協預計,今年汽車總銷量將達2680萬輛,同比增2%,但相較年初預期的2750萬輛,同比增長5%的目標為低。累計前11月,汽車銷量2430.2萬輛,同比增長3.3%。
汽車行業明顯分化,儘管大環境不利、傳統燃油車增長乏力,而新能源車銷售表現亮眼。不過對於新能源車賽道而言,今年也不是甚麼好時候,因為電池價格因原材料緊缺問題在不斷漲價,蠶食車企利潤。在2021年初,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平均價為每噸5萬元人民幣左右,到2022年一季度已突破每噸50萬元人民幣,長安汽車(深:000625)董事長朱華榮曾在一個論壇上表示,貴電池及缺晶片的問題令公司損失超過60萬輛產能,他建議當局應開展反暴利行動,堅決打擊國內外個別企業囤積炒作原材料的亂象。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12月內地放鬆疫情防控後,A股汽車板塊跟隨市場回升,但未能產生獨立行情。分析認為,主要在於市場對未來汽車景氣前景開始弱化。政策方面,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市場的兩項利好政策,即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以及新能源車國家補貼政策,均將於今年年底同時退出市場,將為市場帶來不確定性。包括中汽協、乘聯會在內,均呼籲當局延續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才有希望拉動車市較好正增長。乘聯會預計,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明年乘用車總體零售2060萬輛的零增長;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達到840萬輛,增30%;而2023年常規燃油車批發預計1510萬,同比下降10%。
- 投資孩子「這件事」 讓未來更具有競爭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