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養好正確交易心態 投資越早學越好

理財周刊 2023-01-13 08:42


文.蔡武穆


股市達人藍白拖大學時就接觸股票,從個股、權證、股票期貨、台指期、當沖都曾深入研究,立定志向要在股市裡淘金,畢業後到券商當營業員,後來被某家公司投資部門挖角當操盤手,年紀僅二十七歲,已經累積千萬財富。

藍白拖說,自己喜歡嘗新,一種商品穩定獲利之後,就會學習另一種商品,把賺到的錢又吐回去,大學時玩股票期貨,以三萬元的本金賺到二、三十萬元的獲利。

* 做當沖 領悟「停損」的勇氣

他利用課後閒暇,在網路上學習技術分析並嘗試下單,遇到挫折時,就在網路上找答案,或去選修金融商品的課程,了解商品屬性,找到判斷買賣的依據。

藍白拖擅長波段交易,用權證和股票期貨以小博大,然而,這樣的交易方式,卻在做當沖時慘遭滑鐵盧。

「我試著模仿別人的策略,總是賺少賠多,勝率不高」,當時,他帶著一個星期以來的交易紀錄,南下請教券商前輩,沒想到前輩第一個教他的卻是「停損」。

「停損要像呼吸一樣自然」,恩師告訴他,停損是接受並非每一次交易都會贏,停損是一個很高傲的勇氣,代表你有信心下一筆賺回來,所以甘願停損。

這番話給他很大的省思,過去他做波段,股價跌破均線再出場,有時間慢慢想下一步的交易策略,當沖時間太短,壓力大,思緒容易混亂,交易上要讓自己保持冷靜,處理當下情緒,在心態上做了很大修正。

* 波段交易看籌碼結構 波動性大現股當沖

藍白拖畢業六年,前兩年在券商當營業員,後四年進入私人公司當操盤手,營業員期間,幫客戶布局美債大賺,被客戶延攬入公司擔任操盤手。

目前他操盤的資金部位將近十億,他分享,老闆要求資金活用,重視風險控管,不同於過往的短線操作,公司的投資以長線為主,除了台股、美股、美債之外,還操作美元和日幣,這兩年來替公司帶進 20% 以上的獲利。

而他個人的投資則以當沖和短線波段為主,再把賺到的錢做長線的布局,包括美債及個股,目前帳面上的金額大概二千多萬,算是為自己退休做準備。

藍白拖說,他的選股策略是以均線多頭排列、成交量大為主,波動性大的做現股當沖,以籌碼K線、五分K判斷進出場,波段交易會去看籌碼結構,分辨是外資或是投信、自營商買的,如果籌碼狀況不錯、線型符合趨勢,就會進場。

* 即時走勢圖 掌握主力動向

例如,去年十月中旬,技嘉在技術面均線糾結、主力買超,他買在九十幾元,最高衝到一一三元,回檔破月線之後,在一○三元賣掉,獲利數十萬。

下單時,他會去看開盤的明細,股價上來的時候,是誰在買,下來的時候是在誰在賣,接下來有沒有可能棄守等,以此判斷進出場的位置,他認為,即時走勢的線圖最有價值,因為成交明細是錢堆出來的,錢不夠多或張數不夠都影響不了走勢,幾千張的量會顯示在即時走勢圖中,能輕易掌握主力的動向。

藍白拖認為,不管新手或老手,賠錢最大的原因是不停損,假設十檔有八檔賺錢,賠錢的那兩檔若不停損,就會吃掉所有的獲利。如果有確實執行停損,總績效還是賠錢,就要檢視停損條件是否客觀,或選股方向是否有誤。

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當沖,認為是無本生意,藍白拖坦言,過去想嘗鮮才去做當沖,進場之後才發現當沖需要很高的技巧和心理素質。

* 只想著彌補虧損 更容易失誤

想做當沖的人要思考為何要當沖,是賺快錢,還是玩玩的心態,當沖不用先拿出錢來,只要營業員有開信用額度,就可以進場,但是今天賠的錢,後天早上還是要交割出來,如果沒有紀律,就是超大的槓桿,比股票期貨還可怕。

很多人做當沖,是賭博、拚命的心態,九點一開盤做第一張賠錢,接下來很不甘心的要把失誤的錢再賺回來,其實,這是錯誤的心態。

正確的心態是把當沖當作一門交易,交易的目的是找到有獲利機會的標的,而不是彌補前面的虧損,如果想要彌補前面的虧損,壓力很大的情況下就容易失誤,把當沖當作一門交易,選股、進場、停損都確實執行,才不致賠掉大錢。

投資越早學習越好,投資有學習曲線,而且必要繳出適度的「學費」,假設每一個人都要賠 10%、20% 才能學會投資,那本金一百萬元和十萬元的結果大不相同,及早學習,摔跤了還有時間再爬起來,等到年紀大了再進場,賠掉大半輩子的積蓄,生活壓力就會很大。

* 給股市新鮮人的四點建言

對於想要進入股市的年輕人,他建議,第一,了解自己的生活型態,盤中能不能看盤,如果不能看盤,就必須採用波段交易或長線投資。

第二,要先熟悉股票的基本知識,K線、均線、財報等,並了解股票的本質,為什麼漲、為什麼跌,才能掌握其中的脈動。

第三,要有賠錢的心理準備,投資不是每一筆都賺,了解自己可以承擔多少風險,再選擇適合的交易方式。

最後,要勇敢開戶下單,只要下單,就會感覺到市場就在面前,股價跳動如何影響你的情緒,後面能不能堅定抱股或停損停利,會比紙上談兵進步更快速。

來源:《理財周刊》1168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