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國經濟弱股市強 是福還是禍?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A股4月23日再創逾7年新高,滬指企穩於4400點水平,市場情緒愈來愈亢奮,「5000點不是夢」的喊聲不絕於耳。數以百萬計的新開戶股民爭相湧入股市,堪稱盛況空前。與之成為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經濟的多項數據低處未見低,至今未有見底的跡象。火爆的股市究竟是為實體經濟輸血的資金蓄水池,還是產生強大吸金效應並可能將實體經濟榨乾的黑洞?這將成為考驗管理層智慧的一大難題。
香港《文匯報》特稿指出,A股近期的火爆,從散戶的狂熱程度可見一斑。據大陸媒體報導,如同世界盃期間伴生的「足球寡婦」,瘋狂的牛市也造就了一批「股票寡婦」。不少女性抱怨老公白天炒股,晚上還要參與股吧討論,「經常一折騰就到了後半夜,為了股票連床都不上」。上網隨便一搜,就能找到「老公沉迷股票,真的好想離婚」等求助帖。官方數據披露,今年首季內地新增股票賬戶逾795萬戶,同比增長4.33倍。其中80後成為主力軍,佔62%。
另一邊廂,中國經濟數據卻繼續疲軟。首季GDP同比增長7.0%,創6年來低點。3月份出口同比下跌近15%,月度貿易順差降至13個月內的最低點,發電量也再度出現負增長,並創出5年多新低。投資,消費,外貿三駕馬車仍在同時減速,許多跡象顯示實體經濟正迎來幾年來最寒冷的時期。
這種股市與實體經濟背道而馳的現象,引起不少憂慮。大陸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23日表示,最近一段時間市場上出現了實體經濟疲弱、股市猛漲的狀況,「這讓我想起在農村,農忙的時候大家沒空都埋頭幹活,農閒的時候大家有空就賭博」。他警告稱,泡沫遲早是要破的,但什麼時候破沒有人知道,只能提醒大家謹慎。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股市可以成為實體經濟的資金蓄水池。人行行長周小川早前曾表示,資金流入股市也是對實體經濟的一種支持。路透社23日發表專欄文章指出,周小川的表態一方面可以解讀為高層對股市的支持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在間接融資仍是支撐實體經濟的主渠道下,管理層更希望通過股市這一直接融資渠道,來紓緩銀行承擔的輸血壓力。
不過文章也承認此一時、彼一時,股市眼下如此火爆,恐怕也讓決策層始料未及。當街頭巷尾到處都充斥着談論股票的聲音,當公司的員工趁着空檔趕去證券公司開戶,當買菜的大媽都準備減少菜金投入股市時,4000點以上的股市對投資者而言到底是機會還是陷阱?「市場的答案顯然是不確定,而決策層的答案似乎也同樣不確定」。
的確,沒有人手中有水晶球,未來如何無人知曉。但願廣大散戶都能多一點理性,少一些亢奮。不要讓決策層精心呵護的「慢牛」,身不由己地成為「瘋牛」。
- 川普關稅新政引波動 用主動式投資度過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