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阿拉伯高層人事震盪 分析師:石油政策不受影響
鉅亨網編譯林鼎為 綜合外電
分析師:沙烏地阿拉伯此波人事更迭,並不會影響石油政策。 (圖:AFP)
媒體《CNBC》報導指出,週三 (29日) 沙烏地阿拉伯傳出政府高層重大人事異動,對國際原油市場產生些不確定性;分析師則正審酌沙國高層突如其來的大洗牌,到底對原油市場產生什麼影響。
週三沙國國王沙爾曼 (King Salman bin Abdulaziz) 指定新王儲,同時更換數個部長級職位人選,加速國王沙爾曼 1 月登基後的人事布局。
由於沙國為全球最大產油國,同時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的領頭羊,任何沙國權力結構的風吹草動,都影響能源市場甚深。尤其是現在更是關鍵時刻,OPEC 為維繫全球原油市場份額而維持高產量;但市場認為,這加劇國際油價自去年 (2014) 6 月以來下跌 40% 的情況。
不過,據分析師指出,沙國週三宣布的高層人事異動,包括將副王儲升為王儲、新的外交大臣與經濟大臣等,不大可能會影響沙國目前產油政策。
德國商業銀行 (Commerzbank) 大宗商品研究部主任 Eugen Weinberg 表示,雖然現在下定論太早,但是提供亞洲額外原油,不太可能會是實施減產的訊號。
Weinberg 向媒體表示,「焦點應放在沙國的市占率以及沙國石油部長 Ali al-Naimi 最近的談話,顯示亞洲強健的需求,使得沙國提供出口更多的原油。」
Weinberg 指出,「我認為市場太過樂觀,巨大的價格修正可能就要來臨。」
不過,有項改變倒是可能直接影響沙國石油政策,沙美石油公司(Saudi Aramco) 執行長 Khalid Al-Falih 接任石油部長 Ali al-Naimi,成為新任沙美石油公司主席,同時也被任命為新任衛生大臣。沙美石油公司為沙國國營石油與天然氣公司。
研究機構 Capital Economics 大宗商品經濟學家 Thomas Pugh 向媒體表示,「我並不認為沙國高層異動會有多大的影響。」
Pugh 指出,「只要 Al-Naimi 仍位居沙國石油部長及駐 OPEC 代表,沙國的石油政策就不大可能轉彎。持平來說,就算 Al-Naimi 下臺,接替人選也必須與當前政策方向背道而馳,才可能改變政策,但我不確定目前沙國裡有誰想要這樣。」
諮詢機構 Energy Aspects 地緣政治分析師 Richard Mallinson 向媒體表示,「 Al-Falih 無疑被視為 Al-Naimi 石油部長一職的接替人選。」Mallinson 指出,「Al-Falih 普遍被認為能擔任此職位,但這也不是篤定的未來發展。」[NT:PAGE=$]
Mallinson 也指出,Al-Falih 若最終要接任石油部長一職,仍須視其過去歷練而定;據瞭解,Al-Falih 與 Al-Naimi 都在歷練沙美石油執行長後接任總裁一職。因此,Mallinson 補充表示,Al-Falih 會採取跟 Al-Naimi 雷同的策略方向,讓市場力量找回油價的平衡點。
根據《路透社》報導,週三公布的人事任命也包括內政大臣 Mohammed bin Nayef 為沙國新王儲,國王沙爾曼的兒子國防大臣 Mohammed bin Salman 則為副王儲。
據瞭解,沙國不僅是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國,也是最大產油國;在 OPEC 當中,沙國更扮演「產量調節者」 (swing producer) 的角色,即沙國能以增產或減產的方式,影響國際油價走勢。
僅管國際油價重跌, OPEC 去年底仍決議維持產油量。下次 OPEC 官方會議將在 6 月舉辦,也有部分 OPEC 國家 (但不是沙國) 公開呼籲 OPEC 減產,以推升國際油價並修復因此受創的政府收益。
因此,石油分析師與市場參與者無不緊盯沙國一舉一動;僅管如此,週三沙國高層人事更迭卻也沒對油價造成什麼影響。布蘭特 (Brent) 原油期貨倫敦盤後交易價每桶漲至 66.13 美元,美國西德州 (WTI) 原油則漲至每桶 58.77 美元。
- 以伊衝突看懂局勢,掌握搶進關鍵>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