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債務恐引發經濟大蕭條?牢記3轉變讓你輕鬆面對
Money錢 2023-03-01 15:43
撰文:游季婕
過去幾個月,投資人討論最熱烈的議題除了通貨膨脹外,就是經濟衰退,然而,現在市場不只面臨經濟衰退的風險,在疫情過後,各國本已趨緩的債務增長又再度飆升,也使得許多經濟學家開始擔憂其帶來的後果,因為依照許多研究和歷史經驗都顯示,當一個國家公共債務占 GDP 比過高時,會抑制經濟成長,若處理不當恐讓國家陷入大蕭條。
短債循環引發衰退 長債循環引發蕭條
要了解債務循環前要先知道,經濟成長是由許多交易所組成的,而交易的形成需要有買方向賣方購買商品或服務。買方購買商品的支付方式主要有兩種:貨幣和信用貸款(下稱信貸)。如果只有貨幣,經濟僅能藉由生產力的增長往上成長,而信貸的加入,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創造更多的成長。
舉例來說,當買方付出 100 元,購買 100 元的商品或服務,產值只有 100 元,但若加入信貸,付出 100 元的貨幣,再加上 20 元的信貸,就能購買 120 元的商品,並創造出 120 元的產值,這就是藉由信貸增加經濟成長的簡單例子。而當信貸不斷產生,就會出現泡沫,若無法順利償還債務,泡沫就會破裂,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而負面影響有兩種:短債循環所引發的稱為「衰退」,長債循環引發的則為「蕭條」。前者是中央銀行藉由控制貨幣政策的鬆緊,進而影響經濟成長,當景氣過熱時,採取緊縮政策,使貨幣供給減少,從而使經濟成長放緩甚至衰退,反之亦然。這樣的一來一往,使經濟成長出現波動,也是大部分人所熟知的景氣循環。
至於長債循環則是信貸所產生的債務不斷上升,至無法再增長時,便開始去槓桿、減少債務的過程。
長債循環分 4 階段 美國即將邁入危機期
長債循環可分為 4 個階段:
1. 成長期:債務的提升促使消費和投資增長,此時經濟也同步成長,美國在 1980 年至 2020 年正是處於這個階段。
2. 高原期:消費和投資仍不斷在增加,但效率開始下降,此時經濟成長放緩。
3. 危機期:各類資產價格急速下降,造成資金流動性問題和金融系統動盪,對於經濟最嚴重的影響,約會持續 2~3 年。
4. 修復期:需要透過適當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為經濟體進行「去槓桿化」、減少債務,此時整體需求會明顯縮減,若處理不妥當,將引發經濟大蕭條。
經濟學家和投資人們擔憂美國正處於高原期,並即將進入危機期。其實進入危機期並不可怕,這都是正常的循環,但基於現在美國經濟的狀況,對於危機和修復的應對工具似乎有些受限。
疫情造成財政支出大增 貨幣政策也無力拯救高額債務
以財政政策來說,因為在疫情期間各國大規模採取財政刺激,使得支出大增,美國債務和信用卡相同,也有一定的上限,並早已於今(2023)年 1 月 19 日到達上限,目前美國財政部表示能維持現狀至今年 6 月,這期間美國國會必定要調高債務上限,以防止美債違約發生。
由於美元是全世界最被廣泛使用的貨幣,若美債違約,恐使美元崩潰、美債遭大規模拋售,加上全球許多資產皆以美元計價,或是以美債殖利率衡量其價值,這些資產都將面臨前所未有的不穩定,屆時恐引發更嚴重的危機。
另一方面貨幣政策的侷限性在於,過去 40 年來,美國聯準會(Fed)只要遇到經濟危機就會降低利率,且最終利率一次比一次低,這會使得當再次遇到危機時,貨幣政策操作空間變小,為避免這個問題,Fed 未來恐不會這麼輕易就降至零利率。
總結來說,了解債務週期非常重要,雖然它無法直接地幫助我們做出投資決策,但週期的轉變,也代表著我們的投資思維需要轉變。
脫離「躺著賺」時代 謹記 3 轉變
轉變 1:須降低預期報酬率
過去長債循環處於去槓桿時,股市上漲空間有限,像是 1930~1980 年的去槓桿時期,標普 500 指數年化報酬率為 8.67%,1980~2022 年化報酬率則為 11.56%。若過去在制定投資計劃時,設定大盤年化報酬率可達 10% 以上,那麼未來應改為較保守的 8%。
轉變 2:須小心槓桿過高的公司
過去的市場因為低利率,所以對借錢和擁有資產的人很友善,投資人對於商業模式不夠強、不斷燒錢的公司容忍度也很高,但未來借貸成本提高,投資上需要更加小心槓桿過高的公司。
轉變 3:無風險利率提升債券變得吸引人
可以簡單將報酬來源拆分成無風險和有風險。無風險就是美國公債殖利率,以往在低利率的時代,需要承擔很多風險才能達到一定的報酬,但接下來因為升息,投資人不用再買入高風險資產就能擁有高報酬,像是買入美國 10 年期公債,就能獲得 5% 的債息。
來源:《Money 錢》186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Money 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