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許一力:一季度政治局會議的深意

鉅亨網新聞中心


這次四月下旬的政治局會議,被報以極大的關注。因為時點上處在經濟增長的特殊時期。

中國今年首季的經濟指標全線疲弱,說明7%的GDP增速仍不會是本輪經濟調整的最低。無論是李克強總理頻繁奔波在大江南北考察民情,還有中央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調研經濟狀況的負面反饋,都顯示短期增長有大壓力。


所以這個時候的政治局會議的焦點,自然除了穩增長,還是穩增長。

怎么穩增長呢?機構對這次會議內容的普遍推測有這么幾個:第一個是進一步的寬鬆。第二個是地產放松。第三個是公共支出的收緊可能會得到適當的緩解。第四個是包括一帶一路在內,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三大重點戰略可能會進一步的升溫。

簡單來說,第一,寬鬆。第二,內需。第三,產能出口。

這幾個方向都不算是出乎意外,三大戰略是持續的熱點自不用說,地產和寬鬆可以從此前的政策中已經看出端倪。老實說,房地產的放行應該是大概率事件,畢竟從近期的成交上來看,並沒有得到有效的激發。至於經濟,高層已經一再的進行調研,顯示增長有壓力,7%的增速形不成支撐,不排除進一步回落。

那么在這種模式下,公共開支、地產、三大戰略,實際上就是此前4萬億的結構性延續版本----擴大內需。看來,寬鬆政策的大方向沒有改變,只不過可能會變換更多的花樣。客觀的說,貨幣層面的操作可能是最出乎意料的,中國很可能正在醞釀一輪新的QE。

說QE並不夸張。從目前已推出、或擬推出的各項政策,包括央行購買商業銀行資產、地方政府債務置換、三大政策銀行注資、政府有意呵護下股市上漲等,都顯示出明顯的托底經濟、降低杠桿的政策意圖。這種做法完全可以理解為是一個變種的QE。

推這種QE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如果單純從資產和負債對國家資產負債表的潛在風險進行分析,那么可以得出非常清晰的結論:負債方最大的風險是人口老齡化和地方政府債務;資產方最大的風險則是經營性國有資產杠桿率過高。

現在政策出臺的思路,就是做大資產端、封閉負債端,吹大權益端。而這么做顯然是有非常迫切的需求:一是企業融資成本降得不多,貸款利率普遍在6%以上,而企業平均利潤率只有5%;二是地方政府迎來債務到期高峰,被動緊縮的壓力依然很大;三是持續的經濟低迷正在讓銀行的資產質量風險加速曝露。

從資產端來看,央行針對國開行推出的抵押補充貸款(PSL),即允許國開行以長期債務進行抵押貸款,這可以看做是另類版的央行QE,目的是引導利率下行並增加流動性;而在負債端,則是嚴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債務,只是加大以新換舊的債務滾動,並通過負債成本降低實現企業盈利。

聯系到近期股市的不斷上漲,顯然是有利於經濟性國有資產降低杠桿率,后續我們肯定可以看到更多的債轉股,IPO、配股不斷出來。A股近期首次公開發行、增發、配股頻率已明顯提高,募集資金的用途之一就是償還銀行貸款。

這等於是通過一種全新的渠道:引導存量資金進入市場流通,將累積的經濟風險進行全民化的分散。

這完全可以看做是一場政府主導的全民參與的寬鬆。

而且畢竟與此前儲蓄、地產主導的貨幣市場不同,股市主導的貨幣流向,可能其乘數會進一步的擴大。在這種模式下,貨幣層面官方的配合恐怕也只能會是進一步的大膽。

所以總結來看,一季度的政治局會議,無論如何,很可能會傳遞出很多重磅的訊息。從中,將決定后市相當時間內的市場預期和經濟情緒。對於搞股票投資的或者經濟領域的研究的人來說,這次會議的看點很大。預計新一輪的政策刺激或將在政治局會議后全面推出。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