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焦點】一文看清國務院改革,銀保監落幕金管總局權力更集中
經濟通新聞 2023-03-08 14:44
《經濟通通訊社記者吳迪8日北京專電》備受關注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內容7日出爐,內容包括成立更加集中的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組科學技術部,精簡中央機關人員編制5%,以及升格國家信訪局等十三項改革。
最受矚目的金融監管方面,將取消銀保監,在其基礎上成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並接手人行的金融控股監管工作、以及中證監部分職責,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中證監在方案中獲擴權,接手發改委的企業債券發行審核職能,並升格至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同級的國務院直屬機構。
人民銀行則在機構及職能上雙重「瘦身」,將撤銷大區分行、恢復設立省級分行、取消縣級支行;人行對金融集團的日常監管職責、金融消費者保護職責將劃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指出,本次金融監管體系改革之後,具有中國特色的「雙峰」監管顯露端倪,具體看:人行將主要負責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監管;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中證監負責資本市場監管,增加企業債券發行審核等職責。
*減少監管空白和監管交叉*
成立5年的銀保監取消,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取而代之,董希淼認為,新機構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監管,有助於減少監管空白和監管交叉。
ING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彭藹嬈指出,內地近年來金融發展出各種種類機構,如風險投資、金融科技等,過去銀保監僅針對銀行和保險業的分業監管形式,可能無法幾時覆蓋或難以
發現當中風險。改革後金管總局集合不同部門職能,強調穿透式監管,將各類金融活動納入監管當中。
至於中證監升格,高盛分析稱,保留中證監並使其在行政上更加重要,表明中國的政策制定者更加註重發展權益市場,推動更多的直接融資,以更好地實現資本配置、減緩債務積累壓力。
而在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方面,則將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門地方派出機構為主的地方金融監管體制,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肖捷表示,這是針對地方部分存在監管手段缺乏、專業人才不足等問題,強化金融管理中央事權。彭博經濟研究分析指,此舉有利於遏制金融風險和解決廣泛問題,特別是地方政府債務和樓市風險。
*重組科技部,建數據局,圖破科技「封鎖」*
中國將數字經濟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之際,改革方案中還提出要重組科技部、組建「國家數據局」。
科技部重組後,儘管有部分權力分至給各部門,但將強化戰略規劃、體制改革、資源統籌、綜合協調、政策法規、督促檢查等宏觀管理職責。
平安證券分析指,科技部的重新組建,預計將推動關鍵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只有通過「產學研用資政」的全面協同突破,才有希望打破「封鎖」,降低供應鏈安全風險。對半導體設備、
半導體材料、關鍵元器件,以及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工業軟件等領域的國產化將形成長期利好。
至於建立國家數據局,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表示,可以提高國家對數據交易體制機制建設,以及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是通過「高權限部門」的方式,打通數據鏈路,實現數據整合。對大數據基礎產業、以及大數據產業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對數據支撐的算力和算法領域助推,ICT設備產業將因此受益。
*中共的機構改革仍待出台*
其他值得注意的機構改革還包括,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人員編制統一按照5%的比例進行精減,並給予五年過度,以及國家信訪局由原來的國務院辦公廳管理的國家局升格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縱觀來看,彭博經濟研究解讀指,新方案將更多權力集中在中央政府,這或能增強政策的實施,強大而有效的機構安排有利於中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不過這樣做的另一面則意味著風險,政策失誤可能給中國經濟造成更大的傷害。
此外,高盛還指出,中共的機構改革計劃還未出台,料將會在兩會結束後不久發布,將與政府主要機構新領導人的任命一起,提供更多關於未來經濟和金融監管政策的線索。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