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尼泊爾那些被毀的古跡建筑(圖)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4-28 08:21
尼泊爾,那些被毀的神跡
4月25日在尼泊爾發生的地震,已造成3000多人遇難。與此同時,在“神祇比人多”的尼泊爾,許多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建筑也因地震而坍塌或受損。
加德滿都谷地90%的古老廣場建筑、宗教廟宇坍塌,一些著名歷史遺跡,以后很可能無法一睹真容。
在為死難者哀悼的同時,我們也來紀念一下這些古文明的遺跡。
哈努曼多卡宮:神猴居住的宮殿
坍塌的古建筑大多集中在加德滿都、巴德崗和帕坦這三個古城各自的杜巴廣場上。在公元17~18世紀以前,加德滿都、巴德崗和帕坦是3個獨立的城邦。三國之間相互競爭,你追我趕,你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今天我們所看到3處寺廟廣場,集中體現了尼泊爾古代建筑藝術的精華。這三個廣場中的建筑群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世界文化遺產之列。
這三個古城都在加德滿都谷地。公元8 世紀,李查維王朝國王古納?卡馬?德瓦發現這個谷地山巒疊翠,林木蔥蘢,認定是一塊風水寶地,就下詔建城,大肆修筑印度教神廟。
位於加德滿都杜巴廣場上的哈努曼多卡宮,加德滿都老王宮(博客,微博)的核心建筑,就是始建於13世紀前的李查維王朝,但當時規模不大,也不是王宮。從15世紀末期,該宮便成為加德滿王宮歷代國王的官邸,尼泊爾統一后,又成為沙阿王朝的王宮。20世紀70年代新王宮建成后,哈努曼多卡宮便成為歷史古跡,但王室的一些重大活動仍在這里進行。

“哈努曼多卡”的意思是“神猴門”,以印度教中的神猴哈努曼命名。哈努曼是一只神通廣大的猴子,也是妖魔鬼怪的克星,能騰云駕霧,善變幻形象,是一只印度教版的“孫悟空”。
在老王宮里,哈努曼被視為捍衛正義的化身加以崇拜。猴神像立於宮門一側的石墩上,頭上罩著一頂朱紅錦緞華蓋,臉部終年蒙著一塊朱紗。廟里的哈努曼猴神有鳥王、人獅、猴、驢、豬五副臉相,因此得名“五面猴神廟”。

老王宮見證了歷代王朝興衰更迭和不少重大歷史事件。2001年6月4日這里舉行了最後一次登基加冕典禮,尼泊爾末代國王賈南德拉在這里戴上王冠,登上了國王的寶座。
2008年5月,尼泊爾制憲會議宣布廢除君主制,將國體改為聯邦民主共和國,國王賈南德拉變為平民。
在這次地震中,哈努曼多卡宮部分坍塌,已成為危險建筑。

獨木廟:一棵樹建造的廟宇

建造於12世紀的獨木廟(又稱加薩滿達木屋),如果沒有坍塌,是加德滿都現存最古老的屋子。這個木屋共三層,整棟建造沒有任何鐵釘或者鋼鐵作支撐,相傳是用一棵樹的木料建成。小木屋本來是供過客們歇息的公共房舍,后修筑為寺廟。
這個廟的梵語名為加斯德滿達普,意為美麗的城市,尼泊爾語為加德滿都,意為獨木廟。有說法是,后世以此為中心造屋筑城,即成城名,這也是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名稱的由來。
在地震中這個小廟完全坍塌。

斯瓦揚布納特寺:唐朝皇帝曾經向它贈送黃袍

在加德滿都的眾多佛寺中,最著名的是斯瓦揚布納特寺。斯瓦揚布納特寺已有 2000 年以上的歷史,是世界最古老的佛教寺廟。寺中生活著幾千只被奉為“聖獸”的猴子,因而此寺也稱“猴寺”。據傳說,佛陀本人曾親臨此地,給上千名弟子傳經布道。大概是為了紀念這一盛舉,公元5 世紀初修建此寺。
這座佛寺不僅是尼泊爾佛教建筑的代表,也是亞洲最古老的佛教聖地之一。公元7 世紀,中國唐代王玄策出使尼泊爾,曾代表唐王將極貴重的黃袍饋贈給這座佛寺。
寺中的核心建筑斯瓦揚布佛塔也被譽為尼泊爾金塔建筑的杰出典范。塔身上畫有四對慧眼,慧眼下的鼻子是個大問號,將這種圖案設計在佛塔上也是尼泊爾的獨創—畫慧眼意為警告世人,佛的眼睛永遠注視著你,問號似乎在問你是否行善。
不幸中的萬幸中,佛塔主體輕微受損,周圍的副塔就比較慘,坍塌程度較重。

比姆森塔:每次地震都安然無恙,除了這一次

達拉哈拉,又稱比姆森塔,是尼泊爾主要地標之一,也是加德滿都最高的建筑,高達52米,直插藍天。
達拉哈拉建於1832年,是由時任首相比姆森?塔帕興建,塔內有一個螺旋樓梯,共213層臺階。在最頂端第8層,游人可在此俯瞰加德滿都谷地。
這座塔建成后被當做瞭望塔使用,一旦有什么緊急事情,塔尖就會響起喇叭聲,示意士兵集合。
比姆森?塔帕生前曾筑高塔兩座,另一座已於1834年大地震時倒坍,而此塔1934年大地震時,塔附近的房屋倒毀殆盡,而它卻安然無恙,保存完好。4月25日,此塔在地震中坍塌,只剩部分底座。

博大哈佛塔:曾經是尼泊爾藏傳佛教的聖地

博大哈佛塔(博大哈/佛塔,跟常春藤沒有任何關係)是亞洲乃至世界最大的覆缽體半圓形佛塔。塔高38米,周長100米。它是一個放大版的跟斯瓦揚布納特寺,塔身四面繪有佛的眼睛,即慧眼,意味著佛陀無所不見。
佛塔位於古代西藏(樓盤)與加德滿都谷地通商的要道上,數千年來,西藏商人在這里歇腳、祈禱,使得這一帶成為尼泊爾藏傳佛教的重要聖地。據說塔中藏有禪宗第一祖師迦葉佛的舍利。
博大哈佛塔在這次地震中頂部開裂,周圍小佛塔部分坍塌。
瓦斯塔拉杜迦神廟:難近母的宮殿
在這次強震中,巴德崗杜巴廣場上中招的有三個神廟—瓦斯塔拉杜迦神廟、法希得噶神廟和濕婆神廟。這三個廟宇分別供奉著三個印度神話中著名的神。
瓦斯塔拉杜迦神廟(vastala durga temple)供奉的是難近母,這位女神以強大的降魔能力著稱。在寺廟臺階兩側有石雕的大象,大象兩旁有被昵稱為“狗吠鐘”小鐘,是1721年建造的,據說鐘一響,就會傳來一陣狗吠。


別看它灰灰的其貌不揚的樣子,這座神廟代表了尼泊爾一種十分典型的建筑風格:印度錫克哈拉(shikhara)式建筑。這種建筑最大的特點就是用石頭堆成椎體,在眾多磚頭、木質結構建筑中獨樹一幟。可惜的是,這座建筑在地震中已經全部遭到損毀。
法希得噶神廟:濕婆、公牛、獅子和大象
在地震中頂部坍塌的法希得噶神廟(fasidega temple)建造在六層紅磚的基座上,有著白色的尖頂,這座神廟供奉的是難近母的丈夫—大神濕婆。神廟階梯從上往下分別放著公牛、獅子和大象的雕像。
很容易可以看出來公牛的地位比較高,這和印度神話中人們對公牛的崇拜有關,甚至公牛本身就象征著濕婆的權威。

濕婆神廟:紅色的神廟

濕婆神廟(shiva temple)是另外一個頂部損毀的廟宇,看名字就能知道,這座神廟供奉的大神依舊是濕婆。這也不奇怪,作為印度神話中地位最高的大神,濕婆的廟宇遍布尼泊爾的各個地區。
而這一座雖然名氣比不上其他供奉濕婆的神廟,但年歲也不小了,它始建於1674年,是由吉塔米特拉?馬拉國王拍板修建起來的。

尤加納蘭德拉?馬拉國王柱像
除以上列舉之外,這次地震毀損的神廟還包括哈利桑卡神廟、查爾納拉揚神廟。
還有一座特殊的建筑,即尤加納蘭德拉?馬拉國王柱像 。

雕像柱修建於18世紀早期。國王尤加納蘭德拉?馬拉和王后端坐於柱子頂端,一條眼鏡蛇作為華蓋護衛著他們,蛇頭上站著一只小鳥。傳說國王曾經告訴大臣,只要雕像上的鳥不飛走,國王就還活著。於是,雕像正對的王宮,永遠有一扇窗打開,王宮中有個房間,一直有為國王預備的床位和水煙袋。但在這次地震中,雕像墜落了。

日常生活中的百科、文藝背后的歷史,熱點深處的冷知識。用輕幽默、有情趣的方式一起漲姿勢、正三觀。
(本文來自壹讀微信號:壹讀百科)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