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法說〉談保險解約與矽谷銀行擠兌風暴 李長庚獻策銀行也有熔斷機制
鉅亨網記者陳蕙綾 台北 2023-03-22 15:45
國泰金 (2882-TW) 今 (22) 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李長庚暢談保險解約與矽谷銀行擠兌議題,他不諱言,保險在去 (2022) 年 10 月確實有比較高的解約現象,但那是有「美債收益率最高」等三大背景,解約並非流動性問題;但預期矽谷銀行擠兌風暴不會是單一事件,李長庚拋出一個議題,他指出,股市有熔斷機制,銀行流動性是否也能有熔斷機制,以避免流動性風暴的危機。
李長庚表示,有媒體關切,兩周內矽谷銀行和瑞士信貸連續爆雷,使得壽險保單爆解約潮,去年解約相對比較多是事實,尤其去年 10 月份,因為當時美債收益率最高、台美利差最高、台幣貶到 32 元,當時若把美元保單解約,只要解約費用因為接近到期所以很低的前提下,解約後沒有轉回台幣、而直接去買美債,收益率有機會上看 6%,就算當時美元保單解約後轉換成台幣,也可以賺到匯差。
李長庚說,當時保單解約的時空背景是因為利差和匯差異最大,但從 10 月後,解約潮就開始往下走了,該解約潮並非流動性問題所造成。
李長庚指出,保險本身有安定基金,就算被接管,保單是 100% 被確保的,加上提前解約會產生費用損失,但存款解約不會有損失,正因為此特性,回顧台灣擠兌史可以發現,過去聽過銀行、信合社的擠兌,卻沒聽過保險擠兌。
李長庚進一步表示,美國矽谷銀行不到 48 小時被擠兌 420 億美元,相當於被擠兌新台幣一兆兩千億元,過去擠兌是排隊擠兌,但現在網路銀行時代,彈指間就能大量擠兌,流動性危機將是未來須面對重點,李長庚拋出一個議題,由於預期矽谷銀行不會是單一事件,此現象如果放到台灣,股市有熔斷機制,銀行流動性是否也能有熔斷機制,以避免流動性風暴的危機。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