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獲國策重點扶持北水密密買升勢停不了,現價追入仲有水位?
經濟通新聞
《經濟通通訊社17日專訊》近期中美晶片戰升溫,中國繼早前表示對美國最大存儲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實施網絡安全審查後,國務院總理李強近日表示要加快晶片核心技術攻關,英國《金融時報》指北京當局對中芯國際(00981)、華虹(01347)等「補貼無上限」,市場對國策扶持國產晶片行業的憧憬進一步升溫,晶片股繼續熱炒,其中中芯作為中國晶片龍頭料最受惠國策,股價升勢尤其凌厲,過去一個月累升逾四成,上周五(14日)創52周新高後,今日曾再飆逾4%。北水近期亦不斷流入中芯,單計上周已淨流入逾8億元,不知現價買入還有多少水位呢?
*李強:要加快晶片核心技術攻關 金融時報:補貼無上限*
國務院總理李強上周三(12日)在北京市調研數家獨角獸企業時表示,要加快晶片研發製造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著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打造更多具有話語權的產品和技術,推動產業
發展實現更大突破。國家主席習近平此前亦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競爭力,須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解決外國「卡脖子」問題。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北京當局在整頓科技策略之後,催生出對中芯、華虹、華為等內地半導體企業「補貼無上限」的密切合作計劃,上述企業將不再須達成指定的業績目標,就能獲得額外資金。業界認為,內地官方傾力扶持半導體指標企業,強化成熟製程是第一要務,複製當年面板、LED、太陽能等產業殺價搶市模式。
*興業證券:國產替代需求旺盛,予中芯目標價27.01元*
此外,中芯近日亦獲券商唱好,其中興業證券指,中芯作為央企科技龍頭,將顯著受益於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另公司擴產進度符合預期,同時維持高位資本支出積極應對不利因素。考慮到
當前的下游行業形勢,公司短期的盈利能力或受壓制,但隨著AI及下游應用的爆發,該行持續看好晶圓代工中長期需求。同時,伴隨西方國家針對半導體產業對華限制出口政策的推出,國內政策面及下游客戶推動下國產替代需求旺盛,維持中芯「增持」評級,目標價27.01元。
國信證券指,中芯是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內地集成電路製造業領導者,擁有領先的工藝製造能力、產能優勢、服務配套。公司在上海、北京、天津、深圳都建有3座8英寸晶圓廠及4座12英寸晶圓廠;在上海、北京、天津各有一座12英寸晶圓廠在建中。公司去年資本開支達63.5億美元,近年皆大幅超過友商,月產能預計2025年超過聯電成為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此外,當前工業和汽車行業處低庫存運行,晶元需求旺盛,預計三季度開始產能利用率回升,公司亦看好行業及中國本土製造中長期的發展前景。
*連敬涵:中芯為國策首選扶持對象,或可升至30.8元*
至於股價方面,連敬涵指,中芯近期股價走勢相當凌厲,由約17.5元開始飆升,沒怎麼回吐,今日再現突破,但仍算嚴重超買,9天相對強弱指標(RSI)只升至80,相信仍會有一段升幅,從技術上看或可升至2021年8月除淨後的30.8元,但要留意即使可升越30元,期間可能也有很大波動。
值得一提,中芯上周公布,遭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於本月10日減持約140.16萬股,佔0.07%,持股降至約9712.39萬股,股權由1.24%降至1.23%。不過,有關消息只令中芯上周四(13日)回吐約3%,上周五即再飆逾7%,今日半日再升2.93%%收報24.6元,最多升4.6%高見25元,成交17.57億元。其他晶片股表現一般,華虹無升跌報37.95元,ASMPT(00522)升0.07%至74.65元,上海復旦(01385)跌0.18%報28.4元,晶門半導體(02878)跌1.82%報0.54元,宏光半導體(06908)無升跌報1.52元。
撰文:經濟通市場組、中國組、採訪組 整理:李崇偉
- 此時該續抱美股還是出場為妙?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