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拖累 香港旅遊排名遜日星 基建冠全球 世遺卻捧蛋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世界經濟論壇昨發表《旅遊業競爭力報告》,在全球141個國家及地區中,香港排行13,比上次報告升兩位。香港在道路及港口基建方面排行第一,但在價格競爭力方面卻排行127。圖為旅客在灣仔金紫荊廣場拍照留念。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世界經濟論壇昨(7)日公布《旅遊業競爭力報告》,西班牙在全球141個國家及地區當中榮登首位,其次是法國及德國。香港排名第13位,較2013年發表的上一份報告上升2位,但較鄰近地區如日本(排第9位)及新加坡(排第11位)的排名低。其中地面及港口基建設施方面更冠絕全球,但價格競爭力排名僅列第127位;惟在世界文化遺產、人類口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兩項指標卻被評為0分。
香港《文匯報》報導,世界經濟論壇的《旅遊業競爭力報告》每兩年公布一次,並透過14個指標,分析與比較141個國家及地區發展旅遊業可能創造的經濟及社會效益潛力。旅遊業競爭力十強均為傳統旅遊熱門國家,當中西班牙榮登首位,其次為法國、德國、美國、英國、瑞士等,多屬歐美澳加等西方國家。
亞洲國家及地區當中,日本排名最高,位列第9、新加坡排11、香港則排13,較上次報告升2位。14個指標當中,港口及道路基建在所有地區中位列榜首。報告又顯示,香港的營商環境排名第2、空運基建設施排名第4,但價格競爭力在滿分7分中只獲3.6分,排第127位。此外,雖然香港被譽為國際城市,但對國際市場的開放程度僅排第47位,遜於競爭對手新加坡及台灣。在世界文化遺產、人類口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兩項指標上,香港更被評為0分。
報告指出,發達國家與新興經濟體之間的旅遊競爭力差距正在逐漸縮小。而隨着國際遊客人數的日益增長及本地區中產階層遊客群體的壯大,東亞地區已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旅遊熱點地區。而東南亞於2013至2014年間,亦是全球遊客增長最快地區之一。
報告認為,在內外部需求持續增長的背景下,亞洲國家需進一步完善數字化與基礎設施建設,更好發揮旅遊業對社會經濟的促進作用。報告建議以旅遊業為主導的經濟體應採取措施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例如運用快速增長的移動互聯網工具提供旅行搜索、計劃、點評等服務。此外,還應加大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力度,提高未來的旅遊競爭力。
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指出,報告進行研究時,香港或未發生「佔領」行動、「反水貨客」示威等,有關行為的確予人對香港有壞印象。他認為,香港絕大部分市民都善待旅客,但他希望社會檢討有關情況,畢竟旅遊業可為社會帶動不少經濟效益,「港人應將心比心地對待旅客,別因小部分人的『反旅客』行為,令香港好客形象毀於一旦。」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亦指出,香港自去年起發生「佔領」行動及「反水貨客」示威等,破壞了香港旅遊形象,令香港旅遊業界面臨很大困難。而今次報告反映香港旅遊水平屬正面,說明香港旅遊業的競爭力還在上升,亦有利於香港的國際形象及旅遊業界發展。
另據香港《明報》報導,對比香港及日本的物價,據《旅遊業競爭力報告》,香港頂級酒店平均房價達1779港元,比日本貴87%;香港LV官網顯示的手袋,較在日本購買的連稅同款手袋還要貴14%。然而,在港吃巨無霸及購買iPhone 6,則比日本便宜21%及8%。(接下頁)
[NT:PAGE=$]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回應指出,香港整體而言在旅遊方面仍有很高吸引力,會繼續發展旅遊基建。他指出,香港價格競爭力未必最高,但仍保持品質水平、貨真價實,旅客仍然想來香港購物。
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兼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指出,相對購買力指標並非一件貨品的絕對價值,與該國國民的收入有關,香港的物價高,但人工相對低,會影響購買力評價。他指出,相對購買力指標量度旅遊競爭力並非合適,因為旅遊業和該國國民收入無關,而是與遊客購買力有關。
香港入境旅遊接待協會會長梁耀霖指出,香港酒店價格高企受地價影響,但香港的定位不能與泰國、越南等地「鬥平」。梁指出,香港酒店價格波動太大,對該行業有很大影響,例如劈價時一間雙人房可能只需800至900元,但假期時需求高,房價可能升至2000至4000元,不少會展及獎勵旅遊旅客選擇到酒店價格較平穩的澳門。他說,香港在航空交通上仍有優勢,吃飯亦豐儉由人,整體仍有吸引力。
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指出,報告整體來說算中肯,但在價格競爭力方面,匯率影響或會影響排名。但他指出,在港購物勝在貨真價實,消費者有較大保障,在港購物仍有吸引力。他亦指出,香港交通方便及治安好,只要市民繼續保持對旅客友善,香港作為旅遊城市仍有吸引力。
《文匯報》社論分析,世界經濟論壇發表最新的《旅遊業競爭力報告》,雖然顯示香港綜合排名第13位,較前兩年發表的報告升了兩位,但香港的價格競爭力卻由上次的第32位大幅度下滑到127位。報告報喜更報憂,為香港的旅遊業敲響了警鐘。香港應該全面檢討旅遊業存在的種種問題,尤其是價格競爭力下滑的具體原因,從而對症下藥,急起直追,以確保旅遊這個經濟支柱屹立不倒。
報告顯示,香港在141個國家及地區中總排名第13,比兩年前上升了兩位;在各項指標中,港口和道路基建排行首位,但在價格競爭力方面則有大幅下滑,成為倒數第16位;在文化資源方面,由於一個世界文化遺產都沒有,只得了零分。這些都表明香港旅遊業雖然還有一定的優勢,但所面臨的問題和隱憂更多,突出的表現有四個方面:
首先是能夠長遠吸引遊客的旅遊設施不足。香港沒有一個世界文化遺產,目前吸引大量遊客的,主要靠海洋公園和迪士尼樂園。但隨着上海即將建成迪士尼及內地長隆海上樂園等一系列大型旅遊主題公園的建成,香港現有旅遊設施的獨特性越來越少。二是面臨着歐洲、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的激烈競爭。正如上述報告指出的那樣,西班牙首次位居競爭力最強之榜首,而首10位中就有6個歐洲國家。內地的旅遊競爭力也在不斷提高,排名大幅躍升至17位,上升了28位。三是價格競爭力越來越低,令香港對內地遊客的吸引力大為減弱。許多數據都顯示,內地遊客現在把重點轉向了歐美等國家和地區,未來內地遊客來港有可能呈不斷下降的趨勢。四是香港旅遊業過往良好的服務文化有所削弱,服務水平和質量有所下降,業內某些不良經營手法更導致旅行社及導遊與遊客的矛盾衝突時有發生。針對這些問題,政府有關部門需要和業界一起,認真找出因應之道。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報告沒有提到前段時間激進反對派策動針對內地遊客的「暴力趕客」行動。上月份訪港旅客已經下跌8.7%,內地旅客更減少一成。香港需要改善社會環境,杜絕「暴力趕客」行為,充分弘揚港人熱情有禮的好客之道和良好服務精神,令香港繼續保持亞洲最重要的旅遊及購物天堂的地位。
資料來源:香港明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