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與資訊〉新型膜材讓大地永續不息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2023-07-08 09:20
撰文/凃心怡。
常見田間為保溫、保濕且抑制雜草生長的農膜,是農夫的好夥伴,但以聚乙烯(PE)材料為主的農膜卻可能面對難以回收的問題。工研院以寡醣作為基材,研發出於常溫下即能分解的「常溫土壤可控分解膜材」,為臺灣永續農業貢獻一分心力。
為提高農作物的產能,農民大量使用以聚乙烯(PE)材質為主的農膜,以保持土壤溫度與濕度,並達到促進種子發芽、幼苗快速增長與抑制雜草生長的作用。根據估計,全球每年所生產的 3.6 億噸塑膠產品中,就有約 5% 應用於農、林、漁、牧等相關產業及領域。
儘管有諸多好處,但傳統農膜與土壤長期接觸,髒汙難清,使用完畢若要回收,耗費人力、物力與資本甚多,回收不敷成本。因此作物採收後,農膜大多就地掩埋或是焚燒毀去。
為了解決農業永續的問題,工研院於 2019 年開始投入生物可分解農膜的研發,終於成功研發出「常溫土壤可控分解膜材」。
逆風而行 以全循環為研發之本
透過前瞻計畫與科專計畫支持,起初研發團隊先進行技術市場布局,以及後續應用方案的規劃,期待所開發的可分解農膜能進入全循環的永續之路,化作為農業堆肥之用。
「之所以選擇以常溫作為研發主軸,是因為我們希望這個新的農膜不僅能用在大型工業堆肥上,亦能作為家庭堆肥使用。」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經理張勝隆表示,市面上不乏可生物可分解的農膜資材,但所用的生物可分解材料,包括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及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等,都必須在控制溫度 60℃、濕度溼度 80%,且通氣良好等適合微生物存在的堆肥環境下,才能分解為二氧化碳與水;此外,還必須等待漫長時間才能分解完成,不僅嚴重影響後續作物的栽種,也不利於小規模農作使用。
常溫就達到生物可分解的農膜資材聽來容易,研發起來並不簡單,團隊從學理研究中發現,材料要達到生物可分解有兩步驟,先是水解,再藉由微生物進行轉換,最簡易的方法,即是藉由改變微生物的基因去創造出特殊的微生物物種,但是這個想法一出現,馬上就被捨棄。
張勝隆嚴肅表示,一旦研發出新的微生物物種,雖然可以達到生物可分解之效,但可能反而對大自然帶來更大的危機。於是他們採取了比較難走的路,也就是在不違反大自然法則之下,鑽研現有微生物的喜好,進一步研發出生物可分解農膜資材。
寡醣為基底 生物可分解農膜研發成功
皇天不負苦心人,團隊終於找到了合適的基礎原料「寡醣」,張勝隆坦言,也曾想過添加農業廢棄物如咖啡渣、稻殼等,然而礙於農廢料的儲存不易,容易產生發霉等不可控問題,對比之下寡醣就相當合宜。
「雖然寡醣還是有發霉的問題,但只要進行表面官能基的改質與反應來調整材料的親疏水特性,就能延長或縮短材料的水解時間。」張勝隆表示,各式農作物生長期不同,農業膜材實際應用時,過早或過晚分解,都會影響作物生長,因此這款新式膜材,不僅可以常溫下分解,作為土地養分來源,還能因應作物不同,在 3 到 12 個月的範圍內調整分解時間。
張勝隆進一步說明,「常溫土壤可控生質分解膜材」在 300 天內可完全轉換成水與二氧化碳,但碳排低到幾乎可以忽略。以現有 PE 農膜相比,光是生產與後續焚燒處理所產生的碳排共計 5.3KgCO2e/Kg,而「常溫土壤可控生質分解膜材」碳排僅約 0.26KgCO2e/Kg,相較焚燒處理可減少超過一半以上的碳排,而且水及二氧化碳還可被植物吸收再利用,成為植栽最佳的天然養分,達到環境循環及永續的目的。
目前「常溫土壤可控生質分解膜材」已可試量產,替代臺灣現有的 5 萬噸農業地膜用量,也可應用於包裝膜、袋等一次性塑膠產品,讓整個產業鏈綠色轉型,預計可創造超過百億新臺幣的市場產值,成為淨零時代的新興產業!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74 期 2023 年 6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