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問大會】議員指法律行業需改革,李家超:律師會正推行新措施
經濟通新聞
《經濟通通訊社13日專訊》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早到立法會出席第二次互動交流答問會。李家超表示,香港在法治方面有很多建樹,包括良好的法律制度、法律人才和素養。香港獲世界仲裁地點第三位,不少法律組織到港落戶,法律人才備受國際認同。近年香港積極和內地合作,舉辦不同的法律會議和培訓。
有議員提出香港有良好法治人才,但認為法律行業急需改革,例如教育方面,缺乏統一條例,質素差次不齊,培育和訓練方面除了大學,也需要律師事務所配合。李家超表示,律師會正努力進行新措施,現時可見有進展。
*議員倡在大學設立非普通法法學院*
選委界李浩然表示,十分認為香港可成為法律人才培訓的基地,他指普通法是一個平台,讓不同法律在港互相交流推廣的平台,又指香港是「一帶一路」的折點,不過香港較少中東法律人才,建議在大學設立非普通法的法學院,開始培養新的法律人才。
*已建立通報、追蹤及人手協助等機制*
李家超就應急安全方面提出問題,包括探討香港是否可以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建立聯防聯控、優勢互補的聯合應急機制,共用應急裝備,提高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處置保障能力。他表示,
當局在應付新冠疫情時,已建立通報、追蹤、人手協助等測試的機制,很多應變機制強化,過程中也不斷優化,包括醫務衞生局,目前對傳染病的突發事故有信心,現時亦就災害性重大事故的協調機制諮詢。(kk)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