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發現航空公司處理行李賠償方案有差異,部份欠透明度
經濟通新聞 2023-09-14 14:08
《經濟通通訊社14日專訊》疫情後不少人外遊,消委會在今年首8個月,接獲61宗有關於航空公司對行李處理不當的賠償投訴。消委會檢視22間有經營往來香港航班的航空公司的行李賠償方案,發現各公司在索償細節上有不少差異,包括行李遺失定義、是否受理易碎和貴重物品等,其中11間公司的行李延誤現金津貼相差近4倍,亦有公司的處理欠透明,或視乎情況處理申索,容易引起引拗。
*籠統地使用「視乎情況」等字眼*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航空公司有責任遵照兩項國際公約規定,就行李事故向乘客賠償,但消委會的調查發現,部分航空公司的賠償不清晰,籠統地使用「視乎情況」等字眼,情況不
理想,亦容易引起爭呦
消委會調查發現,航空公司宣告行李遺失的時間差別相當大,黃鳳嫺又說,通關後航空公司或有人手不足,處理行李遺失的服務承諾與現實有嚴重差距,部分甚至尋找行李長達2至5個月
,引來乘客不滿。(cl)
- 貿易戰再起 新興市場債券還能投資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