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樓市》中原:今年整體二手公屋成交量升幅跑贏私樓
經濟通新聞 2023-10-24 15:42
《經濟通通訊社24日專訊》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指出,今年首三季整體二手公營房屋(居屋、公屋、綠置居及夾屋)買賣合約登記(包括自由市場及第二市場)合共錄5851宗,已突破去年全年的5446宗,上升7.4%,估計全年可達7000宗,將為2015年近9年以來次高,僅低於2021年的8512宗。而今年同期二手私人住宅買賣登記錄24318宗,估計全年只有約31000宗,將較去年的31802宗下跌2.5%,有望創1996年有紀錄以來28年歷史新低。公營房屋升,私人住宅卻跌,可見2023年公營房屋成交量升幅跑贏私樓。
*第二市場買賣宗數佔比升破五成*
今年首三季整體二手公營房屋登記(包括自由市場及第二市場)錄5851宗,與房委會第二市場成交記錄作比對後,當中有3224宗屬於第二市場買賣,佔比高達55.1%,首度升
穿五成水平。數字較去年全年的2192宗及40.2%,分別大幅上升47.1%及14.9個百分點。
本周三(25日)《施政報告》,政府可能放寬資助房屋按揭保證期,相信將有助樓齡較大的居屋單位流轉。估計今年全年第二市場登記有望達4000宗水平,料突破2021年3511宗將為9年高位,而比例亦會繼續高企五成以上。另外,第三季整體公營房屋第二市場買賣錄630宗及佔比50.4%,按季下跌37.8%及3.8個百分點。宗數及比例連跌兩季,反映近期二手樓市交投疲弱,第二市場買賣亦跟隨大市減少。
*首三季二手居屋買賣合約登記4919宗*
居屋方面,今年首三季二手居屋買賣合約登記共錄4919宗,當中有2537宗為第二市場買賣,比例錄51.6%,較2022年全年的1732宗及37.3%,分別上升
46.5%及14.3個百分點。居屋第二市場比例由以往少於四成,急升至今年逾五成。另外,第三季居屋第二市場買賣登記錄475宗及佔比46.4%,按季下跌41.7%及5.1個百分點。
今年首三季二手公屋及綠置居買賣合約登記共錄807宗,當中有687宗為第二市場買賣,比例錄85.1%,較2022年全年的460宗及74.1%,分別上升49.3%及11個百分點。夾屋方面,今年首三季二手夾屋買賣合約登記共錄125宗,由於所有夾屋已過禁售限制,業主只可經補地價後於自由市場出售,因此夾屋並沒有第二市場買賣。(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