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中國經濟放緩影響新興市場出口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經濟放緩正在讓整個發展中世界的出口收入縮水,不僅是那些大宗商品生產國受到影響,那些迄今一直享受強勁需求的製造業出口國也日益受到影響。
研究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數據顯示,繼今年2月同比下降4.4%之后,3月新興市場出口也同比下降8%(見下圖)。該公司表示,4月份的不完整數據顯示,新興市場出口繼續低迷。凱投宏觀編製了新興市場3個月的移動平均數據、以消除月度波動的影響。
分析師表示,新興市場出口低迷由多個因素共同造成,包括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美元走強和中國經濟放緩。
凱投宏觀按照12個月的移動平均數據估算出,拉美對華出口同比下降10%,同時亞洲新興國家和歐洲新興國家對華出口分別下降5%和3%。非洲對華出口下降7.5%。
凱投宏觀首席新興市場經濟學家尼爾希林(Neil Shearing)表示:“盡管大宗商品生產國受到的衝擊比大多數國家更嚴重,但隨中國經濟放緩,以製造業為基礎的新興市場經濟體也受到衝擊。”
希林又表示:“在過去一年裏,包括韓國和泰國在內的亞洲製造業國家對華出口均出現了下降。盡管馬來西亞一半左右的出口下降是棕櫚油等大宗商品出口下降導致的,但該國包括計算機部件在內的製造業出口也出現了下降。”
上述所有事實令人質疑如下觀點,即一些經濟體可能受益於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從投資拉動型向消費拉動型的轉變。中國向消費支出拉動型增長模式的再平衡舉措迄今未能為出口帶來任何紅利——中國進口額在今年頭4個月同比下降17.3%。
希林表示:“來自中國的逆風可能將持續一段時間。”
所有的主要新興市場地區都無法倖免於出口疲弱趨勢的影響(見下圖),盡管亞洲新興國家比其他地區更好地抵擋住了衝擊,而新興歐洲國家的出口受俄羅斯、羅馬尼亞、捷克和匈牙利出口疲弱的拖累則將降幅較大。
美元走強進一步加劇了歐洲(以及其他一些地區)的出口下行趨勢——美元走強使得以其他貨幣計價的出口額換算成美元的價值降低。隨歐元下滑,許多以歐元計價的歐洲新興經濟體受到出口額換算價值下降的影響。
(來源:FT中文網 譯者/鄒策)
- 此時該續抱美股還是出場為妙?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