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美股一月效應由來已久 但逐漸失去真實性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4-01-18 18:19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美股一月效應由來已久 但逐漸失去真實性。(圖:REUTERS/TPG)

幾十年來有個理論認為:美股 1 月漲幅往往高於其他月份。這種現象被稱為「一月效應」,因為研究顯示,1 月漲幅是平均月份的好幾倍。這種現象在 1940 年至 1970 年代中期的小型股中最為明顯。

但在 2000 年前後,這種現象似乎有所收縮,就不再那麼可靠了。由於 2023 年最後兩個月股市上漲,投資人對 2024 年是否會出現「一月效應」持懷疑態度。


「一月效應」是由投資銀行家瓦赫特爾 (Sidney Wachtel) 發現的。他在 1942 年發現 1 月的異常表現,並發表論文引用大約 20 年的數據,觀察到小型股在 1 月往往會大幅上漲,而且表現明顯優於大型股。

後來的研究證實了這個異常現象。1976 年 一項針對紐約證券交易所等加權價格指數的開創性研究發現,1 月平均回報率為 3.5%,而其他月份的平均回報率為 0.5%;研究數據可追溯至 1904 年。

所羅門美邦 (Salomon Smith Barney) 對 1972 年至 2000 年的市場數據進行研究後,發現一種較小但仍可衡量的影響。根據幾項研究,這種影響在 2000 年後逐漸消退。根據數據,從 1980 年代中期開始的 30 年裡,小型股羅素 2000 指數在 1 月的平均漲幅為 1.5%,是一年中表現第三好的月份。但 2014 年之後,隨著人們對亞馬遜 (AMZN-US) 和谷歌 (GOOGL-US) 等大型科技股的狂熱愈演愈烈,羅素 2000 指數在 1 月平均下跌 1%。

也有其他理論解釋這種成因。最主要的一個說法是,許多散戶在 12 月進行「投資損失節稅」(Tax-Loss Harvesting) 策略,拋售虧損部位以抵銷收益,從而減少應納稅額。該理論認為,1 月 1 日之後,投資人會停止拋售並補充股票投資組合,導致股市上漲。

另一個理論是行為理論:人們在新的一年做出財務決定,並相應地調整投資,從而推高股市。許多高薪投資人嚴重依賴年終獎金,讓他們有充裕的現金可以在開年伊始進行投資。

在 2023 年底前,美股創下為期 9 周的連續上漲,是標普 500 指數 20 年來最長的連漲。但由於小型股下挫,標普指數在 2024 年沒有任何進展。雖然 1 月初的持續下跌通常預示著股市今年表現不佳,但標普 500 指數 2023 年表現出色,全年上漲 24%。從歷史上看,如此大的全年漲幅通常是個好兆頭。投資研究公司 CFRA 數據顯示,在指數上漲 20% 以上的年份,接下來的一年有 80% 的時間平均上漲 10%。

至於「一月效應」為何逐漸失效,一種理論認為:市場已經考量 1 月的影響,並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使這種影響無法察覺。另一種理論是:市場正在發生變化,人們更加關注大型科技股,而這種變化抵消了 1 月的影響。

這種轉變始於千禧年之始,當時正值指數化基金和 ETF 的興起,當時投資搶購 1990 年代末所謂的「四騎士」:微軟 (MSFT-US)、英特爾 (INTC- US)、思科 (CSCO-US) 和戴爾 (DELL-US)。根據《股票交易員年鑑》的數據,從 1979 年到 2001 年,羅素 2000 指數在 12 月中旬到 2 月中旬期間的表現,平均比羅素 1000 大型股指數高出 3.4%。但自此以來,羅素 2000 指數的平均回報率僅比大型股指數高出 1.1%。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