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日銀升息 牽動市場神經

理財周刊 2024-03-22 07:33


文.洪寶山


3 月 19 日日本央行宣布結束負利率、退出殖利率曲線控制 (YCC) 與取消購買 ETF,同時取消購買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J-REIT) 等多項緊縮貨幣政策。這是 2007 年以來首次升息,而且終結長達八年的負利率時代,正式結束了前行長黑田東彥自 2013 年以來實施的激進貨幣寬鬆實驗。事關重大,可能牽動全球資金的重配置,從上周起就陸續透過媒體與高盛示警日本央行可能提前退出負利率的決策,降低對全球金融市場的衝擊。

國際熱錢資產配置調整 將帶來新一輪投資機會

此舉果然發揮作用,3 月 19 日的日經 225 指數在 11 點 35 分從 39512.8 點直線拉升到 39906.5 點,漲幅達 0.99%,但隨即拉回到 39470.4 點,跌幅達 - 1.09%,最後以 40003.6 點收盤,漲 1.35%。過山車的走勢,顯示多空交戰激烈,也代表著未來國際熱錢的資產重配置決策,將帶來新一輪的投資機會。

日本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從 - 0.1% 上調至 0~0.1%,會引發投資者拋售全球資產,讓資金回流日本嗎?雖然日本結束負利率,但相對於全球主要市場的利率還是偏低,就算日本央行將在今年年底把短期利率從目前的 - 0.1% 提升到 0.01%~0.5% 之間,仍比美國的同類利率低約四百個基點。所以大約只有 40% 的投資者會在日本央行開始升息後,拋售海外資產並將利潤匯回日本。

以 3 月 19 日日本央行宣布升息後,日圓不升反貶 0.85% 到 150.4858 元兌一美元,所以暫時市場不用擔心國際金融商品承受賣壓,資金轉進日本,這點可觀察日圓重回 150 元後是否出現轉折。一般市場的預期是,今年底日圓處在 120~140 元之間。

日銀將升息而美元指數上揚 暗示 FOMC 利率決策會議不降息

日本仍是美債最大的海外持有國。截至 2023 年底,日本的海外證券投資總額相當於 4.2 兆美元,由於預期日本央行緊縮貨幣政策將是漸進的,而國際市場整體的利差幅度依然巨大,預期大量日本資金短期內仍將停留在國際市場,以至於 3 月 19 日的美元指數在亞洲盤與歐洲盤時間都是上漲,美元指數的升值代表著當下處在高通膨與高利率並存的時代,作為金融資產估值體系核心的無風險利率將面臨一定程度的上修壓力,資產估值重估將是接下來的風險。

同時美元指數的上漲,也暗示著即將到來的 FOMC 利率決策會議不會降息,弔詭的是,市場的定價依舊認定聯準會年內將降息三次,不知道當市場意識到年內降息三次只是一廂情願的時候,會出現怎樣規模的修正。

日本央行於 2010 年 12 月開始購買日股 ETF,當時日經 225 指數僅約為 10000 點,回頭看,日本央行抄底成功。今年 2 月日本央行持有的 ETF 市值已高達約為 70 兆日圓,相當於持有日本股市約 7% 的股份,並成為日本市場上最大的持股者。

日央宣布取消購買 ETF 但仍看好日股長線未來

3 月 19 日日本央行宣布取消購買 ETF,但日經 225 指數不跌反漲,如果波克夏的財報也顯示巴菲特繼續持有日股的話,那麼市場或許要反向思考,就長期來說,日本央行會逐漸地拋售 ETF,但就類似國安基金退場一樣,是拉起來出,而不是像散戶一般的見跌殺跌。換言之,日本央行宣布停購 ETF 或許可以解讀為在日經 225 指數站上四萬點之後,仍看好長線的日股的未來,為未來數十年慢慢逢高減持 ETF 做鋪墊。

日本央行曾經在 2000 年和 2006-2007 年兩次升息,前者遇到網路泡沫,後者遇到次貸風暴,這兩次的日經指數都是先盛後衰。2022-2023 年調整 YCC 上限,是遇上 COVID-19 新冠疫情與俄烏戰爭,但這次日經 225 指數從三萬點以下漲到四萬點。

「令和黑船」刺激日本經濟 轉向薪資與需求拉動的良性通膨

被日媒稱為「令和黑船」的台積電熊本一廠不到兩年超進度的落成,張忠謀表示將為日本半導體帶來復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史無前例地支持半導體發展,熊本附近的物價、房價、薪資都因台積電的熊本一廠而上漲,日本經濟內部成長動能出現復甦,日本正逐漸由輸入型通膨轉為薪資 - 需求拉動的良性通膨螺旋,這是日本經濟復甦的跡象。

熊本二廠的先進製程達 6/7 奈米,年底動工興建,2027 年底營運,3 月 18 日路透社報導:「台積電考慮將 CoWoS 封裝技術引入日本」,雖然台積電目前 CoWoS 的客戶大多在美國,但日本半導體製造供應鏈正逐漸建構中,可能與軟銀集團的孫正義擬籌資千億美元成立一家 AI 晶片公司跟輝達競爭有關,而台積電和軟銀都是 ARM 的大股東,這背後牽扯的地緣政治的合縱連橫,微妙的牽動著市場神經。

來源:《理財周刊》1230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