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英:5000點以后的中國股市何去何從?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專欄作者:光大期貨王紅英
今天盤中,上證指數終於站穩5000點大關,所謂的“地球頂”愚人猜測宣告破產。與此相反的是大量的新股民不斷涌入,各種傘型信托資金紛紛發行,即便證監會三番五次檢查“配資”情況,但明顯聲調偏弱,顯然背后有國家意志的積極影響。
關於牛市的爭論,顯然已經不是很重要了,尤其是上證指數站穩7年以來的高點。最多是對市場穩定性的討論,微觀的看法是~本輪牛市屬於典型的“資金泡沫”推動,過高的pe顯然已經影響到未來股指的上漲空間,而實體經濟的持續不景氣不能支援股市的強勁上漲,市場中期調整很快來臨。戰略性的看法是~在投資、出口不景氣的背景下,中國股市成為唯一可能的經濟發展亮點,“只有股市才能救中國”論調喧囂至極,甚至一向對股市不感冒的小川行長也講出了“股市的發展也是支援實體經濟”的新論點,顯然,國家對股市的態度是經過深思熟慮、具有長遠戰略規劃的。
所以,我們定義本輪股市是~由國家引導的“資金”推動的基於國企改革和直接融資為目前的戰略行為。既然如此定義,接下來的認識就簡單了,既然是國家行為導向,絕不可能短時期就結束牛市行情,一旦股市崩盤,剛剛企穩的中國經濟的根基就會動搖、大量股民散戶又會血雨腥風、剛剛復甦的中國樓市也會再次遭遇打擊。因為新一屆政府經過撥亂反正,經濟工作的中心將會毫不懷疑的轉向經濟增長,但投資的減速、出口的停滯,似乎除了“股市經濟”也沒有其他的辦法,而且經過20年的大規模ipo,國有企業基本完成上市使命,未來混合所有制的改革、行業的並購(如南車與北車的合並)似乎都需要一個超級牛市的配合,所以此輪“意想不到”的牛市出現就不奇怪的。
還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創客”政策的導向趨勢。目前中國經濟的發展已經出現非常典型的分化特點,新經濟發展時代的特點也非常明顯,基於互聯網的各種創新使得經濟運行的效率大大提高,但另一方面,制造業的沒落以及傳統經濟的持續淘汰會帶來大量的失業人員(包括隱形失業),而這些是政府極不愿意看到的社會現象,所以引導老百姓(603883,股吧)積極創業將成為政府的主導政策,再加上鼓勵科技創新的4.0工業制造戰略,使得創業板受到鼓舞,大量的資金涌入導致創業板創出歷史新高。目前,盡管創業板的市盈率高達160,但中國經濟轉型帶來的收益預期未來在經過充分調整以后還會有高速增長,在藍籌股與創業板指間的中小板也同樣會表現的穩健增長。
總之,“國家股市”的架構設計是很清晰的,目前任何“負面”的訊息,本質上都是嚴控風險、使得牛市走得更遠,畢竟經過36年的投資經濟增長模式不可持續,中國經濟要想持續繁榮,在投資~新經濟模式之間太需要“貨幣泡沫”來支撐各類資產價格、防止經濟緊縮帶來的資產負債表失衡的“經濟危機”,前車之鑒的日本就是通縮治理不利帶來了長達十幾年的經濟停滯,再加上美元的持續升值導致的資金外流,所以,制造“貨幣盛宴”就成為必須的“國家行為”,這也解釋了公墓基金的瘋狂“吃貨”的詭異行為,而且相關部門也無可奈何。
理解了以上邏輯,目前大盤漲到5000點絕不是“地球頂”、“宇宙頂”的世界天際,假以時日,在新政府的科學施政背景下、在新經濟不斷創新的發展下,牛市的基礎將會越來越牢固,板塊輪動、五彩繽紛的中國股市將會再次奪冠全球!
作者簡介:王紅英,f0270602,光大期貨互聯網金融部總經理、高級研究員,中國證券業協會專家評審會委員、深圳市金融資訊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南開大學emba碩士、北京大學和中央財經大學碩士生導師、客座教授、陜西省咸陽市政府經濟顧問。二十年證券、期貨投研從業經歷,是國內首批計算機程式化交易及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專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