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費米悖論:地球文明暫無法實現恆星際旅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195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恩利克-費米提出了所謂的“費米悖論”,在整個可觀測到的宇宙中,存在數十億個星系,每個星系中又存在無數顆恆星。這就意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數以百萬億計的宜居行星。但是,既然宜居世界如此多,而且地球文明已經繁盛了這麼多年,人類為什麼至今仍未發現外星人呢?幾十年來,這一難題困擾了全世界許多科學家,而且至今仍然沒有出現令人信服的解答。不過,專家們分析了可能阻礙我們與外星人實現星際聯繫的幾個主要因素,這或許可以算是對“費米悖論”較為合理的解釋。
在過去一百年中,人類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和進步。但是,在大約138.2億年的宇宙歷史中,這一百年僅僅是轉眼的一瞬間。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也許能夠抵達其它恆星系統,這並非是天方夜譚。不過,地球人類可能並不是第一個實現這一目標的文明。因此,是否可以認為我們現在已經聽到了外星生命的聲音呢?無人能夠給出肯定的回答。這也讓人們疑惑,真正的星際旅行也許是不可行的,也許沒有任何文明能夠堅持如此長的空間和時間。
專家們分析了可能阻礙我們與外星人實現星際聯繫的幾個主要因素。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障礙就是空間旅行本身。以我們目前的文明程度和技術水平,空間旅行將是極其困艱難。在視頻中,專家解釋道,“以我們目前的技術水平,一次空間旅行可能會持續數千年。要完成這樣的旅行,需要多大一個群體的人,而且還要能夠生存並繁衍下去。”
即使我們的旅行速度能夠達到光速,穿過銀河系也要花費10萬年。至少目前來看,這是不可想像的。專家解釋,“宇宙是非常古老的。我們地球上出現生命至少已有36億年曆史,但是智慧人類僅僅存在了大約25萬年,而且我們能夠進行超遠距離通訊的技術僅僅存在了大約一個世紀而已。宇宙中也許存在跨越數千個星系的龐大外星帝國,而且可能已存在數百萬年,只是我們恰好錯過了他們。”
另一個障礙是,即使現在確實存在其它外星文明,但我們目前的通訊方式太過於原始了。專家解釋道,“想像一下,你只會坐在室內不斷髮送摩爾斯代碼,但沒有任何人響應,你肯定會感到非常孤獨。也許對於外星生命來,我們仍然是無法探測的。”
還有一種有趣的觀點,就是“生境套娃大腦”。這其實是一種虛擬的情境,其中的物種永遠地生活於極樂世界中,它們根本沒有進化的動力和意願。比如,在某一巨大的結構體中,所有物種都存在這樣一種共同的意識,它們在這種虛擬情境中,可以無限使用恆星的能量。專家解釋,“如果一台計算機生於一顆紅矮星周圍,那麼紅矮星可以為其供電數十萬億年。如果有這樣的選擇,還有誰會去征服其它星系或與其它生命聯繫呢?”其實,已有相關理論提出,如果這樣的結構真的存在,它將會很容易被察覺,因為它會釋放出巨量的紅外輻射。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科學家曾經做過相關研究,希望能夠在10萬個星系中發現一個這樣的結構,但這一努力后來證明是失敗的。
專家解釋,“所有針對‘費米悖論’的解決方案,都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不知道技術的邊界究竟在哪裏。我們也許無限接近,但永遠無法抵達。”在視頻的結尾,專家總結認為,發現我們在宇宙中的真正位置及發現我們是否孤獨,唯一的途徑就是繼續我們的探索,繼續我們的物種進化及文明進步,最終殖民其它世界。(彬彬)
- Meta還能繼續爆發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