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劉作虎專訪:製造“生活方式”的一加手機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文/郭曉光

上周六下午,在東四環一家咖啡廳內,劉作虎接受新浪科技的專訪,這不是發布會后過場一般的常慣例,而更像是熟人之間的聊。下午茶時間,劉作虎與我聊了很多,從品到營銷,還有一加所期待的未來。


遲來的氫OS

舞台下的劉作虎略沒有台上的氣勢,牛仔褲+純白T恤的打扮,話倒是略顯靦腆,開場的話題自然是一加剛剛發布的“氫OS”。

一加品牌在2013年年底才成立,在手機行業行業,對是個年輕的品牌。

在2014年4月底,成立還不到半年的一加推出了自己的首款手機品,彼時的一加尚未站穩腳跟。發布會上,它的首款手機並沒有自己的系統,而是採用了OPPO的color OS或是CyanogenMod製造的ROM(簡稱CM,國外的知名rom團隊)。

這不符合當時已經被小米驗證過的“先rom后硬件”的成功思路,但奇怪的是,也正是因此,給一加帶來的意外的收穫。

后來的事,我們已經知道,一加手機在海外廣受贊譽,很多國外媒體慷慨地給出了讚美之詞。

見到劉作虎之后,我的第一個問題便由ROM開始:“已經有MIUI或鎚子這樣的範例在前,一加此時再做ROM晚不晚?”

劉作虎的回答並不出乎意料,“不晚,這是遲早都會做的。”

以規模而論,一加仍是家小公司,它的全球員工不到800人;ROM團隊可算是迅速擴張,但也僅有100人左右而已,比起小米或魅族,這是在不算多。

劉作虎坦言,他理解自己的行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些別人不敢做的事”。

巨人的肩膀,指的是Android L(即4.4版本),Android 4.4本身針對上一版本有了很多改變,相比4.0之前的版本,可翻天覆地,劉作虎認為他的機會也正在這,這是個為大屏而生的系統,它本身有很多操作是“滑動”的方式,這個框架給了一加的ROM團隊更多發和機會。他們要做的“特別的事”則是氫OS區別他人的體驗。

“品經理”劉作虎

蘋果的品能取得今天的成功,與“軟硬一體”的思路密不可分。在國內,很多廠商喜歡把Android深度定製改裝成iOS的樣子,用Android的核心做出類iOS的體驗。

在氫OS的發布會上,劉作虎也談到了這點,他堅持用Google Material Design的方式開發氫OS。對國內用戶來,這把氫OS與一類iOS區別開,同時也保持了一加的美學理念。

談到這些的劉作虎明顯話更多,他邊邊拿起自己的手機演示,“滑動”成為他反復提及的一個關鍵點,此時的劉作虎完全就是個品經理的樣子。他提及的很多細節精確到了毫米。甚至不同角度滑動給用戶帶來的不同心理感受,以證明一個按鈕的佈局或滑動操作究竟是不是能給用戶帶來最佳與體驗。

氫OS沒有重按鍵的新ROM,這體現的是劉作虎的自信:系統夠穩定就不需要重。同時它也取消了Dock欄,劉作虎起了自己的思路:電話短信已經不是必須應用,何況有多少是第二屏第三屏還要一直放在那的?

曾有一段時間,劉作虎沉浸在製造硬件的過程中,如今他承認自己把同樣多的時間放在了系統、軟件方面。他做軟件比硬件更有意思,因為軟件是可以不斷變化的,甚至每天都可以改到更完美的狀態,這和製造之后就不能再變的手機硬件不同,看的出劉作虎最近很得意這方面,“做軟件比硬件更開心”

劉作虎半開玩笑,英語老師都能做硬件,以前做硬件的怎麼就不能做軟件?但對大家更關係的一加2代手機,劉作虎仍嚴守秘密,沒有透露更多信息。

製造“生活方式”的一加

目前一加總共有近800名員工,從人數上看,還算不上大公司,但它已經有外籍員工50多個;一加的海外PR人員只有3個,但它在海外收穫了令其他國內同行眼紅的美譽度,近幾年國外用戶也多於國內。

劉作虎本身曾有海外藍光團隊的運作經驗,作為一加的創始人,他讓這家公司天生帶一種國際范兒;而欣賞包豪斯設計風格、喜歡無印良品生活方式的思維方式也被劉作虎加入了這家公司中,形成一種區別其他同行的獨特風格。

他們注重設計,所有的方向都向這一種簡潔優美的方向發展。目前,普通用戶眼中的一加還是做手機的公司,但媒體人眼中,它的品其實不止手機,一加最極致的體現方式是木質的收納盒、肥皂盒、甚至發布會上發資料用的布口袋,后面這些成了很多媒體人(包括我自己)的收藏品。

我問起了這些周邊品何時會公開銷售?劉作虎笑目前沒有明確計劃,因為按目前的標準,這些東西製造成本實在太高,“那個盒子成本就要100多塊”。

劉作虎坦言,從創建一加開始,就不希望它只是家科技公司。他理解的一加未來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那種簡潔、乾淨的風格貫穿其中。

在一個多小時的聊天中,劉作虎多次提到了“感覺”,包括一加logo的設計、發布會風格、以及最新的氫OS。“嚴密的邏輯是一條窄路,品經理要感性大於理性”,我們見過這樣做企業的人並不多,我想這也是一加與其他同行最大的區別。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