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NVIDIA效應後看台積電和鴻海效應!

鉅亨研報 2024-06-05 16:59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NVIDIA效應後看台積電和鴻海效應! (圖:shutterstock)

今天週選結算,大盤上下震盪近 250 點,最後收漲 128 點,但上市櫃個股下跌家數大於上漲家數,很多個股有沒有跟著徐老師 YT 節目提醒而避開,指數持續驚驚漲,但根據龍捲風操盤數,加權日 KD 還是死亡交叉,代表多頭仍須努力,加權指數 20MA 有守,盤面上拉抬鴻海 (2317-TW)、台積電(2330-TW)、萬海(2615-TW)、和泰車(2207-TW) 等權值股,還是有很多飆股的故事在後頭,本週 2024 Computex 展,每個廠商都有利多,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也公開許多台灣的供應鏈廠商,但是這些被點名的個股漲多都不能追,反而是 IP 族群有利空不跌,馬士基上修獲利預測,但航運三雄漲勢不同,指數續漲驚天動地 33 持續,與散熱有關的其陽 (3564-TW)、出現在黃仁勳背板的圓剛(2417-TW) 還有曜樂 (3540-TW)、力致(3483-TW)、穎漢(4562-TW) 都要先避開,市場消息滿天飛 你得跟著最會找股票的徐老師進場操作!【龍粽發 688】立即填寫表單 https://reurl.cc/bVqgGd

美股怎麼了?台股該怎麼辦?道瓊較強且日 KD 黃金交叉,那斯達克費半指數日 KD 死亡交叉,不過那斯達克日 KD 開口收斂,輝達股價不懼費半走弱續創高,執行長黃仁勳表示 AI 晶片為加速運算技術,將更加節省能耗,也宣布將加碼投資台灣,再設研發中心;美國公布職位空缺和勞動力流動調查 (JOLTS),4 月降至 805.9 萬個,創 2021 年 2 月以來新低,近期數據顯示就業市場正在降溫,FedWatch 也出現變化,接下來將發布小非農與非農就業指數,由美股到台股詳細分析搜尋「徐照興鉅亨網」新聞,大行情,勿小做!想知道接下來該如何操作,一定要連續每日收看 https://youtu.be/wYRaDEb_Y9o

【IP 矽智財】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證實 NVIDIA 將自行開發 ASIC,看似大利空來襲,但今日高價的 IP 股世芯 (3661-TW)、創意(3443-TW) 都有撐。

世芯 (3661-TW) 股東會中總經理沈翔霖表示,目前營收來源在 HPC、AI 領域上占比高達 9 成之多,已成功投片多項 7 奈米、5 奈米 AI 及 HPC 設計案及先進的 2.5D/3D 封裝技術進入量產,亦有多項 4 奈米和 3 奈米客製化晶片設計案正進行中,同時為拓展市場,規劃在馬來西亞與越南成立新公司。

創意 (3443-TW):具有領先業界之 HBM IP,2024 年將有 5 奈米 AI 客戶採用 HBM3 記憶體進入量產,也已經與大廠開始合作 HBM4 之 IP,在自研 AI 晶片浪潮下,微軟宣布推出首款自研 AI 晶片 Maia,創意為其設計服務協力廠商,隨著訂單到手及展開量產作業,Q2 後就會看到營收貢獻,新一代 ASIC 也可望隨之進入 NRE 階段。(2024 年四大 CSP 資本支出合計年增超過 21%,創歷史新高)

【AI 概念股】鴻海 (2317-TW) 宣布將攜手輝達在高雄建置以 GB200 伺服器為核心的先進算力中心,總計共 64 櫃、4608 顆 GPU,預計 2026 年完工。

在鴻海 (2317-TW) 的股東會上,董事長劉揚偉表示 2024 年 AI 伺服器營收成長超過 40%,隨著 AI 需求的增長,AI 伺服器很快會成為鴻海下一個兆元營收的產品(去年整體營收約 6 兆),旗下工業富聯董事長鄭弘孟表示,海外首個 GB200 伺服器生產線將在墨西哥廠,最快 Q3 開始小量生產,此外針對輝達新一代晶片,鴻海和輝達共同規劃「艙駕合一」的智慧出行方案。

除了伺服器還有人型機器人也是必須關注的焦點,由鴻海領軍,旗下鴻準 (2354-TW) 也將受惠,除了原本在散熱模組深耕多年有機會搶奪 GB200 散熱訂單之外,過去曾負責製造、組裝鴻海自用的「FoxBot」機器人,具有量產經驗,將成為鴻海集團搶攻機器人商機的急先鋒,目前正針對機器人的精進材料應用與表面處理等相關技術進行研發,期盼能掌握市場先機。

先前從鴻海財報抓到網通族群,現在徐老師也從股東會找到準備起漲的個股,直接公開在 Line@: https://line.me/R/ti/p/%40laz1344x

航運該怎麼看?全球航運巨擘馬士基宣布上調全年利潤預期,而紅海危機惡化,使 SCFI 指數重返 3000 關卡以上,也因為旺季即將到來,各大貨櫃商自 6 月中旬開始陸續徵收旺季附加費,最新消息傳出馬士基近期為因應船舶調度問題,暫停亞洲 - 美東 TP20 航線,新加坡也傳出塞港,航運三雄的萬海 (2615-TW) 今亮燈漲停,萬海以亞洲線為主,並在關鍵轉船點建置自有泊位及儲區,使船期可靠度於 2024Q1 排名第一,長榮 (2603-TW)、陽明(2609-TW) 則是以北美、歐洲線為主,所以受惠較少。

AI 成吃電怪獸,美銀美林的調研報告指出,AI 電力需求量在 2023-2028 間的年複合成長率 (CAGR) 高達 25~33%,新任經濟部長郭智輝在立院報告時也強調鼓勵產業淨零升級,並朝 2050 淨零排放目標邁進,電力相關族群也值得留意,重電四雄的亞力 (1514-TW) 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及半導體業擴廠對電力設備需求,在手訂單達 103 億元,針對晶圓大廠日本二廠建廠所需的變壓器等電力設備,最快 2025 年出貨;電線電纜的合機 (1618) 今年第一季營收創同期新高,目前上市櫃線纜廠中,僅有三家廠商可做 345kv 超特高壓電力電纜,合機就是其中一家,因此取得訂單具有優勢,2023 年先後拿下台電強韌電網標案,累計在手訂單逾 50 億元。

操作不用變來變去,也不用忽多忽空,隨意轉換標的,文章不會每天貼出,但若您也喜歡【由外而內】,【由上而下】有系統的文章分析,歡迎大家轉貼本文,並加入《徐照興新台股龍捲風》

所有文章分類可來 FB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istock168 
整體操作及個股問題可加 LINE:https://line.me/R/ti/p/%40laz1344x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