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大家聽過momo,有誰知道富昇物流?已是台灣電商巨擘,momo為何還要組車隊搞定配送最後一哩路?

今周刊 2024-06-08 09:2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圖:今周刊)

撰文 ‧ 張如嫻

電商物流從倉庫到消費者家中的「最後一哩配送」,占總運輸成本約 53%,這條至關重要的路,吸引各界業者陸續加入,他們如何用新服務,打造更好的配送體驗?

有了運輸工具,接下來就得仰賴物流服務業者,完成最後一哩配送,這當中有自建車隊的電商,也有靠「零工經濟」發揮優勢的外送平台,紛紛搶食配送這塊大餅。

繼 2018 年網家(PChome)成立子公司網家速配後,momo 也在 2020 年成立富昇物流,自組車隊,與衛星倉搭配強化配送效率。

富邦媒物流管理處副總經理王莉蓉指出,衛星倉作為區域型物流站點,就是為了方便、加速出貨,但如新竹物流、宅配通等傳統物流業者,一天只會集貨一到兩次,集完貨才配送,衛星倉等於失去功能,「如果我們有自己的車隊,就不會受四大物流業者定點、定時集貨的限制,可以即時配送。」

富昇讓 momo 早兩天到貨  

對電商業者來說,配送速度是服務差異化的關鍵之一,momo 經過盤點,決定成立富昇物流,負責將商品從衛星倉送到消費者手上。但產業面臨的缺工問題同樣落在他們身上,「大家聽過 momo,但誰是富昇?」由於知名度低,常有應徵者對工作性質、貨量提出疑慮,且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就遇上疫情、網購量暴增,光是 momo 每日貨量就增加 3 成,原本配合的物流業者陣腳全亂,富昇則擔起分流角色。

「很多布建都還不完善,理貨區、轉運站都塞滿貨。」王莉蓉形容當時場景,富昇連假日都想辦法找人來送貨,四大物流業者不去的醫療院所就由富昇支援,同時還得保障司機健康,一名業者指出,當時在 momo 下單的商品,若單靠四大物流到貨時間約 5 天,在富昇加入協助下,則能盡量縮短至 3 天。

富昇的管理系統以衛星倉為中心,計算配送量和最佳路線,即時追蹤貨態,每天還會產出戰情報告,檢視每位司機的配送狀況、服務品質,目前約 9 成運能都提供給 momo、協助 momo 提升消費者滿意度和黏著度,另外一成則開放給其他客戶。

「對台灣消費者來說,快已經是基本盤,當日或隔日到貨變成常態。」王莉蓉的觀察,不僅是富昇秉持的原則,也意味著,誰的配送速度快,就有機會成為贏家,像是外送平台 Uber Eats 就推出優物流(Uber Direct),憑藉速度優勢,加入戰局,成為該集團在亞洲布局的第一個物流服務。

優物流攜全聯拚 15 分鐘到府

優物流 2022 年上線後,首先與全聯小時達合作,消費者在小時達 App 上買了雞蛋、青菜、醬油,從門市揀貨到配送,15 分鐘內就能送到家,且配達率高達 99%,就連 3C 通路龍頭燦坤、PChome、藥局都找上門。優物流與 Uber Eats 共用一套接單系統,外送員可自由接單,並選擇何時想送餐或送貨,薪資算法也相同。

「我們本來就有強大的車隊體系,疫情期間,也看到第三方物流需求上升。」優物流總經理許仄偉發現,很多電商都自建車隊,運能仍不足,加上 Uber Eats 具備軟體技術,他們決定進軍物流業。

消費者用 Uber Eats 點餐,能看見司機移動軌跡和預估到達時間,優物流也協助業者建置這套系統,並透過數據分析,得知哪些商品客戶會要求配送速度,哪些適合送得遠、哪些只能送得近,藉此給予業者選品建議。

針對配送流程,優物流系統則能在計算商品材積後,規畫出最佳路線,讓外送員能在 1 小時內完成 7 到 10 張訂單。服務上線的第一周,優物流團隊特別到倉儲觀察配送情形,「我們就去看外送員如何把貨品放到車上?會不會過重?有沒有行車安全疑慮?」許仄偉說,比起送餐,貨物體積普遍較大,尤其外送員多以機車配送,怎麼在短時間內送完多張訂單,考驗著外送員排放和上下貨技巧。

優物流並非什麼單都接,比如須低溫保存的生鮮食品,配送範圍最遠 8 公里,若遇到每張訂單都超出範圍、或是揀貨速度太慢的店家,寧可拒絕接單,也不讓配送品質打折。

2023 年,優物流的訂單數成長達三位數,許仄偉說,店家想快速配送,除了要自建多個倉儲,還得額外雇人幫忙送貨,優物流等於攤掉了這些固定成本,而透過優物流與外送員簽訂短期合約的零工經濟模式,則能讓市場上的運力被靈活運用。

「對店家而言,物流不是主力業務,自己做,配送流程的使用者體驗不見得好;對傳統物流業者而言,司機只有送貨一種選項,不如應徵正職,缺工問題還是沒解決。」許仄偉認為,零工經濟是物流業的未來趨勢,優物流接下來的任務,便是繼續優化使用者體驗、客服、規畫專屬二輪車的路線,讓配送效率再提升。

來源:《今周刊》 第 1433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今周刊》

本文授權自今周刊,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明年過年放 9 天!2025 年行事曆搶先看… 3 天以上連續假期有 6 個「開始排休囉」

「挑戰最困難的事,才能創造歷史」父母鐵血教育造就蘇姿丰傳奇:學霸拚到 AMD 首位女執行長之路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