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紀元首個數據DAO幕後推手Vana:捍衛用戶數據權的小Bittensor
BlockBeats 律動財經 2024-06-20 17:00
第一個數據 DAO,第一個用戶自有數據網路
Reddit 今年 2 月在 IPO 招股書中透露:通過與 AI 公司簽訂數據授權協議,已實現合計 2.03 億美元的收入。AI 公司之所以肯花重金,是因為數據和算力一樣,是開發 AI 模型必不可少的關鍵資源。
可悲的是,這些收入卻沒有一點流向 Reddit 的用戶,即使他們才是平台上超過 10 億篇帖子和超過 160 億條評論的實際創作者。
在這樣巨大的不公下,第一個數據 DAO「r/datadao」於 4 月 4 日應運而生。它鼓勵用戶導出自己在 Reddit 平台的數據並上傳至社區數據庫,一起投票決定將數據出租給 AI 公司以共享利潤。用戶還可以根據他們的數據貢獻來獲得治理代幣 RDAT。
隨後有媒體揭露,r/datadao 的幕後推手是一家從 Paradigm、Polychain Capital 等 VC 那裡融了 2000 萬美元的初創公司 Vana。受此消息振奮,RDAT 在 5 天內從開盤的 0.011 美元,飆升 50 倍至最高 0.67 美元。但後面開啟了無固定總量隨時增發的模式,導致 RDAT 的價格又跳水到最初的起點再沒能雄起。
一般來說,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幣圈項目走成這樣,基本就宣布 Game Over 了。
我們的注意力一直放在 r/datadao 上,卻忽視了它背後的龐然大物 Vana 到底想做什麼。r/datadao 只是 Vana 從巨頭手中奪回用戶數據權的一次試探,它真正想做的是建立第一個用戶自有數據的區塊鏈網路。在這個開放的網路中,用戶擁有並管理他們的數據,以及由這些數據創造的智能產品。用戶通過貢獻數據獲得 AI 模型的所有權,價值流向用戶和獨立模型開發者,而非中心化的平台。
是的,Vana 想做一條與眾不同的全新公鏈。6 月 11 日,這條公鏈迎來了第一個測試網「Satori Testnet」。原來,砸巨頭飯碗的好戲才剛剛開始。
全新公鏈竟是小 Bittensor?
其實,Vana 這條公鏈說新也不新。因為從很多方面,它都像極了 Bittensor。
Bittensor 最為人稱道的,是它為人工智慧開發建立了一個「多子網相互競爭以提高數字商品生產質量」的市場機制。
可以說,Vana 模仿了 Bittensor 的整套機制,服務於自己「建立一個高效的數據流動性網路」的需求。
於是,Vana 提出了對它如同子網之於 Bittensor 的 DLP 這個概念。想要理解 Bittensor,最重要的是理解「子網」。同樣地,想要理解 Vana,就必須理解「DLP」。
DLP
DLP 全稱「Data Liquidity Pool」,翻譯成中文就是「數據流動性池」。
Vana 在區塊鏈層面上,是一個基於權益證明共識的 EVM 兼容鏈,而 DLP 其實就是 Vana 網路上的一個智能合約。
像 r/datadao 這種數據 DAO 就是 DLP 的具體表現形式。Satori 測試網上的構建者現在還在開發 ChatGPT Data DAO、LinkedIn Data DAO、Twitter Data DAO、Github Data DAO 等各種各樣的數據 DAO。
未來 Vana 主網上會啟動 16 個 DLP 插槽,將根據總交易筆數、交易費用、已驗證數據上傳量和獨立錢包交互次數這些指標,由 Vana 網路原生 Gas 代幣 DAT 持有者通過投票的方式,從所有測試網上的 DLP 中進行評選。
就和子網能夠獲得 Bittensor 的 TAO 排放獎勵一樣,DLP 也能獲得 Vana 的 DAT 排放獎勵。當然沒選上的 DLP 也不是不能獲得排放獎勵,只不過沒有上面 16 個頂級 DLP 那麼多罷了。新的 DLP 還必須通過無排放獎勵地運行一段時間來證明自己。
向 DLP 提交數據的用戶被稱為「數據貢獻者」,根據貢獻的數據質量獲得 DLP 的特定代幣獎勵,類似於 Bittensor 子網上完成各種任務獲得 TAO 代幣獎勵的礦工。每個 DLP 都會根據其特定的數據集,實施自己的貢獻證明函數。例如,r/datadao 通過衡量用戶的業力(Karma)值來確定貢獻數據的價值大小,並要求用戶在他們的 Reddit 個人資料中發布代碼以確認所有權。
這裡有一個平平無奇但關係重大的細節,不知道讀者有沒有發現?那就是,DLP 發給用戶的獎勵不是 Vana 網路的原生 Gas 代幣 DAT,而是自己發行的特定治理代幣!也就是說,Vana 允許每個 DLP 都創建自己的數據集特定代幣,讓 DLP 可以完全控制其池子的代幣經濟。r/datadao 發給用戶的就是它自己的治理代幣 RDAT,並且能夠完全控制自己的代幣供應量。這些是 Vana 和 Bittensor 目前最不一樣的地方,也是我將會在文章結尾着重探討的一個問題。
名古屋共識
用戶提交的數據首先需要經過驗證節點的打分,驗證節點會根據 DLP 創建者設定的標準進行驗證。在這個過程中,Vana 採用了與 Bittensor 的尤馬共識(Yuma consensus)類似的模糊共識機制——名古屋共識(Nagoya consensus),即由一群驗證節點共同評估用戶提交數據的質量,採用加權平均的方式確定最後的分數。
此外,驗證節點還會給其他驗證節點的評分行為進行打分。如果某個驗證節點給一個質量很差的文件打了高分,那麼其他驗證節點會對這個節點打低分。
每 1800 個區塊(約 3 小時)為一個周期(epoch)。每個周期結束後,DLP 合約會按最終的評分向驗證節點分配獲得的排放獎勵。這種機制既抑制了偏離共識多數的行為,又激勵驗證節點對數據貢獻進行誠實評估。
以上所有的事務都將由傳播節點驗證交易的有效性,並添加進 Vana 網路的區塊里進行確認。傳播節點藉此可以賺取交易費用和排放獎勵,這個和其他基於權益證明共識的 EVM 兼容鏈沒什麼不同。
用戶自託管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用戶雖然向數據 DAO 提交了個人數據,但這些數據並沒有真正上鏈。
要知道,數據不像代幣,是非排他性的,一旦上鏈公開就可以任意複製。要想讓數據具有流動性,就必須首先保證用戶對自己私有數據的控制權,確保數據在未經所有者同意的情況下不會被多次使用,也就是必須解決數據的「雙花問題」。
對此,Vana 通過精妙且嚴謹的設計,讓用戶數據的流轉過程宛如一場精心編排的舞蹈。
首先,數據貢獻者將數據通過對稱密鑰加密,並將加密後的數據儲存於諸如 Google Drive 的個人雲儲存帳戶。獲取數據的 URL 和唯一標識符(ETAG)後,這些資訊連同加密密鑰一同記錄到 Vana 區塊鏈上。接着,選定驗證節點作為根驗證節點,負責協調其他驗證節點對數據文件進行下載、解密和驗證。通過模糊共識機制,驗證節點們確認數據的有效性並將結果記錄於區塊鏈中,形成一份有效文件的索引。
當數據查詢者發起訪問請求時,根驗證節點再次組織驗證節點下載、解密並匯總數據,最終將安全驗證後的數據傳遞給查詢者。整個過程中,只有合法的驗證節點才能通過區塊鏈的權限控制解密並訪問數據,防止了未經授權的下載和解密操作。
在堅實的數據流動性層和區塊鏈層的基礎上,Vana 創造了一個開放的應用層供數據貢獻者和開發者進行協作。開發者可以利用 DLP 積累的數據流動性構建應用程序,貢獻者社區則可以從他們的數據中創造出實際的經濟價值。
dTAO 機制的先一步實現?
前文提到,Vana 與 Bittensor 最大的不同,是它允許 DLP 擁有自己的代幣經濟。
我相信大部分人一開始對此都有和我一樣的疑惑:為什麼要讓每個 DLP 都創建自己的代幣呢?萬一它們搞砸了怎麼辦(r/datadao 的治理代幣 RDAT 就經歷了暴漲暴跌),沒看出這樣做有任何的必要性。
在諮詢了 Vana 團隊之後才意識到,原來 Vana 不只是想原封不動地把 Bittensor 的這一套機制拿過來用,而且還想要對 Bittensor 目前面臨的挑戰做出更積極的應對。讓每個 DLP 擁有自己的代幣經濟,正是 Bittensor 一直在推進卻進展緩慢的 Dynamic TAO(BIT001)網路升級的核心所在。
Bittensor 的 Dynamic TAO 升級旨在將原本根網路中少數驗證節點決定的 TAO 排放分配權,通過市場化的動態定價機制下放給所有 TAO 持有者。這套機制想要起效,首先需要每個子網發行自己的代幣(dTAO 代幣),建立一個子網代幣與 TAO 組成的流動性池。TAO 持有者可以選擇質押 TAO 到不同子網對應的流動性池中,從而獲得該子網的特定 dTAO 代幣。
每個子網 dTAO 代幣都有自己獨立的供給,子網驗證節點使用 dTAO 參與共識並獲得獎勵。每個池的價格由其中 TAO 和 dTAO 儲備的比例決定,反映了市場對該子網的需求。Bittensor 將新增發的 TAO 按照 dTAO 池價格的比例注入各個池中。
這樣就將原先基於根網路投票的 TAO 分配方式改為基於各動態 TAO 池價格比例進行分配,從而讓所有 TAO 持幣者通過質押行為來「用腳投票」決定哪些子網應該獲得更多 TAO 獎勵。
雖然 Vana 目前的官方文檔中仍然表示由「根網路」這一模塊來負責管理 DLP 和代幣獎勵分配,但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Vana 想要在主網上線之前就擺脫這一中心化的治理機制,比 Bittensor 更勇敢地向前邁上一步。
為什麼說「比 Bittensor 更勇敢地向前邁上一步」?那是因為,原本以根網路驗證節點投票決定分配的方式,雖然相對中心化,但驗證節點有維護聲譽的動機,會相對審慎。而開放給所有持幣者參與可能導致投機者蜂擁而至,影響生態穩定性。由於 dTAO 池的價格完全由市場供需決定,當大戶突然大量質押或撤銷質押時,可能引發劇烈的價格波動,導致原本基於其價格比例進行的 TAO 分配出現大幅波動,引發系統性風險。
如果 Vana 確實打算在主網上線後採用和 Bittensor 的 dTAO 機制類似的做法,我想上面的問題 Vana 必須要提前做好應對的準備。它曾經的老師 Bittensor 還在後面施施而行,前方已沒有人為它試錯和鋪路。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虛擬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 從零開始學合約系列講座熱烈報名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