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陸電動車全球市佔率未來六年持續成長 專家直指兩大優勢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2024-07-18 11:29
汽車業顧問公司艾睿鉑 (AlixPartners) 最新預估,到 2030 年,電動車將在全球車市佔據 45% 的市場,其中 33% 市佔率由中國電動車取得,電動車在中國車市的市佔率將從今年的 41% 大幅上升至 77%。
《巴隆周刊》報導,艾睿鉑在上周三 (10 日) 發佈的《2024 全球汽車市場展望》報告中表示,上述差異主要來自中國電動車的價格優勢,因為純電動車 (BEV) 在中國跟燃油車價格相近且充電基礎設施良好、更易獲得牌照,但在西方國家中,BEV 價格比燃油車高出約 35% 到 55%。
與此同時,由於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盛行,中國車廠正透過當地語系化生產、技術換市場等策略,基於自身優勢擴大規模效應。艾睿鉑預計,到 2030 年,中國品牌將佔據 72% 的本土市場份額、33% 的全球市場份額。
繼美國 5 月提高電動車關稅後,歐盟 7 月 4 日也確認對中國進口純電動汽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加徵幅度從 17.4% 至 37.6% 不等。未來 4 個月,歐盟執委會將最終敲定是否將臨時關稅轉為五年期正式關稅。
加稅一定會對中國電動車廠出口帶來一定影響,艾睿鉑也將今年中國電動車廠在歐洲市佔率估值,從去年底的 15% 下調至 6% 到 12%。
不過,艾睿鉑分析指出,中國電動車廠相較歐洲車廠的成本優勢最高可達 35%,仍有降價空間,以抵消部分關稅帶來的衝擊。
長期來看,隨著歐美等國貿易保護力道蔓延,中國電動車廠「出海」的模式也將發生轉變,從產品銷售變得更多元化。
艾睿鉑大中華區汽車諮詢業務合夥人章一超表示,許多中國電動車廠擁有成熟的海外擴張計畫,或是早就在歐洲大量投資建立總裝業務。「強大的全球生產佈局和經銷商網路,是大型車廠必不可少的能力。」
另一方面,中國車廠也在藉由技術輸出來拓展海外市場,像是小鵬 (09868-HK) (XPEV-US) 去年 7 月跟福斯達成技術框架協定,共同開發兩款 B 級電動車款。艾睿鉑指出,由於原物料來源不同、勞動支出更高,甚至生產設備更貴,在海外建廠往往會失去一些成本優勢。相比之下,技術輸出是一條負擔更輕的模式。
艾睿鉑認為中國電動車廠擁有兩大優勢。首先,中國製造成本低,中國電動車廠相較歐洲車廠最高 35% 的成本優勢,主要源於較低的勞動成本以及供應鏈的高度垂直整合,且許多中國車廠採用 D2C 銷售方式,潛在客戶轉化率更高。
第二大優勢則是中國電動車廠擁有更快的產品開發周期。相較傳統車廠,中國車廠將新品推出周期從 40 個月縮短至 20 個月,上市時間比非中國品牌提前 2 到 3 年,其中電動車品牌平均上市時間僅 1.6 年,保證了旗下車款配備最新技術和電池。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國車廠追求快節奏、注重短期市佔率,在過去一年展開激烈的價格戰。艾睿鉑指出,去年中國輕型乘用車價格指數下滑 13.4%,美國的指數僅下滑 4.9%。對此,中國車廠透過大力削減成本來抵消降價帶來的影響。
但價格戰對除了比亞迪 (01211-HK)(002594-CN) 跟理想之外的中國車廠造成傷害,這些車廠均未實現獲利,這是規模擴張進程的潛在隱憂。
艾睿鉑預估,未來中國電動車市場將加速整合。現有 137 個品牌中,到 2030 年時將只剩下 19 家,市佔率將超過 70%,其他 118 個品牌一部分將退出市場,其餘則將透過收購來擴大規模,搶奪剩下的市佔率。
- 2025這樣投資AI最穩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