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美科技巨頭何以滾雪球般成長?大公司反成創新主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4-08-28 07:3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圖:REUTERS/TPG)

2019 年,美國最大的科技公司微軟 (MSFT-US) 的市值為 7800 億美元,而蘋果 (AAPL-US)、亞馬遜 (AMZN-US)、谷歌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 及 Meta(META-US) 等競爭對手的總市值約為 3.4 兆美元。如今,僅蘋果一家的市值便已超過該數字。

自 2019 年以來,這些科技巨頭的總市值增長超過兩倍,達到 11.8 兆美元。加上輝達 (NVDA-US),這家因在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 AI) 領域的關鍵角色而崛起的晶片公司,成為唯一市值超過 1 兆美元的美國晶片企業,這些公司的市值是接下來 25 家美國公司的總市值的 1.5 倍以上。


這 25 家公司包括大型石油公司(如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大型製藥公司(如禮來和強生)、大型金融公司(如伯克希爾 - 哈撒韋和摩根大通)以及大型零售公司(如沃爾瑪)。可以說,科技巨頭正以驚人的速度將其他公司甩在身後。

這一現象引發了學界的討論。已故經濟學家約瑟夫 · 熊彼特曾提出「創造性破壞」的概念,認為顛覆性創新會無情地推翻舊有秩序,創造新秩序。然而,熊彼特在其晚年觀察到,美國的大公司(甚至是壟斷企業)實則是創新的主要驅動者,因為它們擁有資金來投資新技術,並吸引頂尖人才。

數據顯示,自 2019 年以來,五大科技巨頭及輝達的資本支出翻了一番,去年達到 1690 億美元,而接下來 25 家公司的資本支出總和僅為 1350 億美元,增幅僅為 35%。在人才招聘方面,這六大公司增加了 100 萬個工作崗位,員工人數翻了一番。它們不僅投資於人工智慧初創企業,還大量資金用於構建大型語言模型,並推出幾乎所有人都能使用的開源產品。

雖然創業公司被認為更具創新動力,且風險資本家更青睞初創企業,但這並不意味著大型科技公司不具備創新能力。推進技術前沿需要長期的努力,創造出如蘋果手機這樣的產品更是需要數十年的不斷創新。

然而,科技巨頭的壟斷地位終將面臨挑戰,無論是來自強硬的政府政策,還是新形式的競爭。本月,美國聯邦法院裁定谷歌違反反壟斷法,可能會導致該公司被拆分,顯示出反壟斷機構已經開始尋找目標。

熊彼特在其 1942 年的著作《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中提到,新產品、新的製造及運輸方法以及新的商業組織形式,都是推動資本主義持續運轉的動力。未來,這些科技巨頭可能會在內部或外部力量的驅動下崩潰。美國一些曾經強大的工業巨頭,如通用電氣,便是因過度擴張和管理不善而遭遇拆分。

同時,新的企業巨頭也在崛起,其中輝達作為人工智慧加速器晶片和軟體的主要製造商,其市值自 2019 年初的不到 1000 億美元,現已超過 3 兆美元,證明即使是成立多年的企業也可能具有顛覆性。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