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大佬為何瘋狂拋售股票?投資者該何去何從?
鉅亨網編譯許家華 綜合外電 2024-10-16 08:04
在過去一個世紀中,股票始終是最受青睞的投資資產。儘管國債、房地產及各類大宗商品如黃金和石油也為投資者帶來正的名義回報,但股票的平均年化回報率仍然無可比擬。根據歷史數據,股票的長期回報率約為 7% 至 10%,遠超其他資產類別。
然而,儘管股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表現優異,華爾街主要股指卻並非直線上漲,市場的波動性和不確定性仍然存在。
2024 年,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準普爾 500 指數及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屢創收盤新高,這得益於人工智慧革命的推動、股票拆分的樂觀情緒、美國經濟復甦的強勁表現,以及美聯準會 (Fed) 降息預期所帶來的貸款需求增加。這些因素共同促進了市場的上行。
然而,部分億萬富翁基金經理的賣出行為卻引發了市場的關注與擔憂,似乎在暗示著潛在的風險。
億萬富翁基金經理的無聲警告
在這些利好消息的背景下,華爾街一些知名的價值投資者卻選擇了拋售。以 股神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為首的波克夏公司在連續七個季度內淨賣出股票,累計金額接近 1320 億美元。至 2024 年中,伯克希爾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與美國國債達到了創紀錄的 2769 億美元,顯示出巴菲特對市場的謹慎態度。他的策略一直是尋找價值被低估的公司,然而,當市場達到歷史高位時,他選擇了保持現金以應對潛在的市場調整。
同樣,傳奇投資人比爾 · 艾克曼 (Bill Ackman) 掌舵的潘興廣場資本公司 (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 在第二季度進行了大規模的拋售,儘管該公司新增了 Nike (NKE-US)和布魯克菲爾德 (Brookfield) (BN-US) 兩家公司,但對其他五家公司的減持幅度遠超買入。艾克曼的投資策略通常集中於尋找被市場低估的股票,但他近期的賣出行為表明他對市場前景的擔憂。
泰勒 · 史密斯 (Terry Smith) 創辦的 Fundsmith 在第二季度亦經歷了類似情況,其持有的 40 家公司中有 37 家被減持。史密斯以其長期持有經過時間考驗的企業而聞名,但在當前高估值的環境下,他的減持行為顯示出對市場風險的高度警覺。
華爾街大鱷大衛 · 泰珀 (David Tepper) 創辦的 Appaloosa 在第二季度積極參與賣出交易,儘管增持 9 家公司,但其中兩家被完全賣出,另外 26 家被減持,尤其是對成長型股票如輝達 (NVDA-US)、Meta (META-US) 及微軟 (MSFT-US)的減持引人注目。泰珀的投資風格通常偏向於高風險高回報,但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他選擇了減少風險敞口。
儘管這些拋售行為可能被視為獲利了結,但更可能是華爾街一些高明投資者發出的無聲警告,暗示市場可能面臨潛在風險。這些億萬富翁的行為不僅反映了他們對市場的深刻理解,也可能是對未來經濟走向的預判。
股票估值逼近歷史高點
當前,華爾街正經歷歷史上最昂貴的股市之一,本益比(P/E)成為衡量價值的重要指標。本益率將公司的股價與每股收益進行比較,雖然本益率有其局限性,但席勒本益率(CAPE ratio)提供了更全面的價值衡量方法。席勒本益率考慮了過去十年的經濟表現,並對通脹進行調整,能更好地反映市場的真實狀況。
截至 10 月 9 日,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席勒本益率收於 37 以上,接近歷史高位。歷史數據顯示,當席勒本益率突破 30 時,市場通常會經歷顯著的下跌。過去 153 年中,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席勒本益率僅有 6 次突破 30,其中五次之後市場至少損失 20%。這一數據無疑為當前市場的高估值敲響了警鐘。
儘管高估值在短期內可能持續,但歷史告訴我們,這種現象在長期內是不可持續的。巴菲特、艾克曼、史密斯及泰珀的拋售行為,或許正是對當前股市高位的反應,顯示出他們對未來市場波動的警惕。隨著市場的不確定性增加,投資者需要謹慎對待未來的投資決策,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市場調整。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