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又上台 牛彈琴:世界將面臨10大變化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 2024-11-07 07:29
最終,結果出來了:美國前總統川普梅開二度,再度當選美國總統。
世界已經見識了「川普 1.0」,馬上又要領教「川普 2.0」。
川普最大的確定性,就是他的不確定性。從他前四年的執政生涯,以及後四年的在野作風,人們可以觀察到,接下來的四年,將是不平靜的四年,也是世人見證歷史的四年。
具中國官方背景的微信公眾號「牛彈琴」周三(6 日)指出,川普將給世界帶來以下 10 大變化。
變化一:世界關稅大戰引爆
一言不合,加徵關稅,這是川普最喜歡的做法。對中國製造加稅,對德國製造加稅,對墨西哥製造加稅……
一般是百分之幾十地加,生猛的時候,百分之百翻倍加。
但這是把雙刃劍,其他國家也不是吃素的,來而不往非禮也。
不排除針尖對麥芒,演變成一場世界關稅大戰。 美國想殺敵 1000,勢必自損 800,甚至可能自損 1200。
當然,川普不會做虧本買賣,如果一看不合算,他也會迅速更改,那就是一場場驚險博弈。
我們就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吧。
變化二:全球氣候危機加劇
全球變暖,已是不爭的事實。過去幾年,我們見證了創紀錄的洪水、颶風、颱風、山火,還有海平面持續在上升……
這是全人類的危機,但川普不管,在他看來,這是一場陰謀,甚至是中國人搞出來的陰謀。
不排除川普故伎重演,再度退出巴黎協定。石油繼續猛烈採,排放繼續強力排。
變化三:中東大地戰火更急
事實上,以色列之所以遲遲不願停火,一個重要原因,戰火越猛烈,川普越受益。
也就是說,川普能上台,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功莫大焉。
拜登尚且管束不了尼坦雅胡,來了一個更支持以色列的川普,中東戰火停得下來嗎?
可憐的加薩,可憐的黎巴嫩,可憐的中東。
我們將見證,中東新的血雨腥風。
在川普任內,不排除中東出現大變。
變化四:俄烏戰爭峰回路轉
現在,心中最苦的人,無疑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
美國是烏克蘭最大的靠山,但現在烏克蘭的靠山王,卻變成了最不喜歡澤倫斯基的川普。
別忘了,川普一句口頭禪就是,他一上台,24 小時內結束烏克蘭戰爭。
怎麼結束?
按照烏克蘭的理解,川普逼烏克蘭割地求和。
毫無疑問,這將對整個地緣政治乃至世界格局,帶來深遠影響。
變化五:朝鮮半島又出現新情況
朝鮮半島局勢,現在一觸即發。北韓頻繁試射飛彈,美韓也是演習連連,作為一個新動向,北韓還出兵,助俄羅斯對抗烏克蘭。
但別忘了,川普與金正恩的關係還不錯。
這就不排除一個重大動向,川普上台,朝鮮半島局勢有所緩和,不敢說峰回路轉,但川普至少更願意和北方談。
當然,對日本對韓國來說,這可能更頭疼,川普的竹槓,那可是敲得梆梆響。
變化六:美國內部撕裂更甚
記得川普第一個任期,《時代》周刊評年度風雲人物,川普當選,但《時代》封面標題就是「美利堅分裂國總統」。
哪有什麼合眾國,而是一個分裂國。
以至於很多美國人自嘲,乾脆,真選兩個總統算了,一個 USA,一個 USB。
在墮胎問題、禁槍問題、移民問題上,等等等等,美國社會針鋒相對,都看對方不順眼,都認為對方是在瞎搞。
如何彌合兩派間的鴻溝,是一個很難的問題。
搞不好,內戰不可能,但內亂真說不準。一個更撕裂的美國,有多少能力對全世界指手畫腳?
變化七:拉美後院更反美
除了阿根廷,拉美現在幾乎都是左翼執政。
拉美左翼都反感美國,尤其痛恨川普大棒揮舞,甚至貶低拉美是劣等民族。
考慮到川普對移民的態度強硬,以及在貿易問題上不依不饒,拉美與美國的關係,將進一步尖銳化。
戰爭倒不見得,但全世界最反感美國的,估計就是美國後院的小兄弟了,阿根廷總統米萊是例外。
但小兄弟也沒辦法。別忘了,墨西哥有句名言就說:墨西哥最大的悲哀,就是離上帝太遠,離美國太近。
變化八:美歐關係裂痕更深
如果按照歐洲的民意調查選美國總統,肯定不是川普,而是賀錦麗。
反正在第一個任期,川普跟梅克爾鬧僵,跟馬克宏鬧掰,跟幾乎所有西歐國家以及加拿大、澳洲,關係都一地雞毛。
在川普看來,全世界都在揩美國的油,都在搭美國的便車,那怎麼行?歐洲,該交保護費也得交,該對他們加徵關稅就加稅……
什麼同氣連枝?
不交錢,萬萬不能。
美歐關係會有重大變化。梅克爾之前就說過,因為川普,歐洲不得不依靠自己了。
變化九:美俄關係否極泰來
川普與普丁的關係,全世界都很清楚。
如果俄烏衝突平息,美俄關係肯定會走出低谷。當然,對烏克蘭來說,這是惡夢;對歐洲來說,這很難接受。
所以,美俄接近,必然帶來一系列關係調整。美歐更加撕裂,東歐和西歐,關係也會有微妙變化。
川普拉攏俄羅斯,一個目的,就是共同對付東方大國。俄羅斯會聽從嗎?
這又將是一場新的大三角博弈了。
變數十:中美關係面臨新波折
川普會 180 度大轉彎,對中國釋出橄欖枝?
作夢吧。
即便賀錦麗上台,就會改變對中國打壓?
中國也別有幻想。
「牛彈琴」指出,不管是誰上台,其實都是半斤八兩,都不會對中國太友善。
這就是現實。
- 不論是30歲還是70歲 都值得嘗試做一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