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月配ETF股息下滑還能買嗎?  2大熱門話題 投資門道在這裡!

Money錢 2024-11-07 07:03


撰文:游季婕

熱門話題 1 月配 ETF 股息下滑是短期現象?
投資門道:配息不穩定才是常態
無所謂長短期現象

去(2023)年 6 月 9 日台股首檔月配息 ETF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上市,掀起一股月月配熱潮,而這波熱潮在今年 4 月,元大臺灣價值高息(00940)上市後暫告一段落,因為該檔 ETF 發行即破發,這是首次投資人對月配 ETF 感到失望。

第二次的失望則發生在今年上半年,因為市值型 ETF 不斷飆漲,而高股息 ETF 卻表現平平,這當中的月配 ETF 也無倖免,表現嚴重落後大盤。接著第三次失望發生在近期,大約從 9 月開始,去年發行的月配型 ETF,配息金額陸續出現驟減現象。

包括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9~11 月所發放的利息約為 0.14 元,相較於 8 月首次配發的 0.33 元,減少近 60%;台新永續高息中小(00936)10、11 月所發放的利息皆為 0.08 元,對比於 8、9 月的 0.16 元,配息直接砍半,其他像是 00929、群益科技高息成長(00946)也下滑一些,不少投資人難以接受這個狀況。

根本 2 原因
配息來源不穩定

到底為什麼配息會下滑那麼多呢?以 00929 為例,從去年 8 月發放股息以來,股息不是一直很穩定嗎?甚至從一開始的 0.11 元,到今年中還增加至 0.2 元。正是因為這樣的表現,讓人一度以為 ETF 可以配息高又穩,甚至有所成長是可能發生的事,但現在來看,一切都只是時勢造英雄。

正常來說,高股息 ETF 的配息金額不會固定,現金股利殖利率也會隨之浮動,因此配息不穩定,才是常態,而不該追究是短期還是長期的現象,這背後的原因主要有 2 點:

原因 1:各家公司配息會隨獲利和現金股利發放率而有所改變。獲利波動是很正常的事,有很多能影響獲利的因素,像是業務量增加或減少、產品組合改善、一次性鉅額業外收入等。此外,公司也可能規劃將更多的獲利用於再投資、回購股票、償還負債等,使得現金股利發放率降低,這都是配息變動可能的因素。

投資人唯一可以接受的配息波動是金額不斷往上增加,像是美股的 Vanguard - 股利增值 ETF(美股代號 VIG)成立以來整體來看正是如此,但台股 ETF 中尚未有類似選股邏輯出現,多數僅考慮成分股近 3~5 年是否有發放配息,以及挑選近 1~3 年殖利率較高的股票,並沒有考慮成長性,因此維持高穩配息真的很困難。

原因 2:每家公司發放股息的時間都不同,不可能一拿到配息,馬上發放給投資人,中間有一定的時間落差。加上現在多數公司採一年或半年配一次股利,而許多高股息 ETF 都是季配或月配,時間落差比以往更大,這點是許多投資人往往忽略的一點。

這個落差很重要的原因是,基金公司拿到配息後,較低機率只是存放現金,較可能的做法是拿去再投資 ETF 追蹤指數的成分股或大盤相關標的等,因此當大盤或成分股表現不理想時,可能會壓縮能發放的股利金額。

尤其,月配 ETF 留住配息的時間更長,更難控制落差期間配息再投入的表現,需要更多時間觀察哪些月配 ETF 的配息控制的最好。

所以,不只是資本利得會有波動,投資人對配息,同樣也要有可能上下波動的心理準備。在股市中,賺錢的驅動力之一來自不確定性,若不希望面對任何波動,就該考慮投資是否真的適合自己。

最後也要提醒,有些投資人認為,自從平準金出現,照理說 ETF 配息都該很穩定,但平準金只是為了避免 ETF 公布配息之後,受益人數大量增加,使得配息的殖利率受到過大減損而出現的機制,並非是只要有它,就代表有穩定配息,還是要考量 ETF 本身的配息能力。

熱門話題 2 主動式 ETF 可以買嗎?
投資門道:主動式 ETF
勝率低 不適合一般投資人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今年 7 月底的網路新聞稿表示,「目前正與證交所、櫃買中心、投信投顧公會共同擬定開放主動式 ETF。」,並表示「初期將會開放主動式股票和債券 ETF,投資組合採全透明方式(每日都需向市場公告 ETF 實際投資組合),且不強制要求須有績效參考指標,預計明年會有首檔主動式 ETF 掛牌交易。」

這令人陌生的主動式 ETF 是什麼呢?目前為止,台股的 ETF 都是被動式 ETF,也就是 ETF 追蹤指數公司所編製的指數,按照其規則進行成分股買賣。當被動式 ETF 追蹤的指數基於某個選股邏輯而剔除某檔成分股時,即便 ETF 基金經理人或研究團隊依舊認為,該檔成分股有充分理由留在 ETF 中,也不能主動決定不賣出,需依循追蹤指數的調整。

有別於被動式 ETF,主動式 ETF 不受限於追蹤指數,它也沒有追蹤指數,而是依照基金經理人的策略篩選出適合投資的股票,美股現有的主動式 ETF 也有不少是遵循固定策略,但利用主動的部分來補足被動追蹤特定策略的不足和保有彈性。

主動式 ETF 和基金
本質差不多但有 5
差異

主動式 ETF 讓人聯想到主動式基金,其實這兩種本質上是差不多的商品,都是基金經理人根據他們的策略,主動挑選出不錯的股票來做投資,不過在規定限制上仍有些不同,主要歸類以下 5 大差別:

1. 主動式 ETF 在股票市場中交易,而主動式基金則透過投信、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購。

2. 主動式 ETF 可以放空,主動式基金只能看多買進。

3. 主動式 ETF 沒有最低交易額度限制,主動式基金一次至少要申購 1 千或 3 千元。

4. 主動式 ETF 費用率較低,美股主動式 ETF 費用率約在 0.2%~0.3%,主動式基金則是 1%~2%。

5. 主動式 ETF 每日都需公布投資組合明細,但主動式基金是每月僅公布前 10 大持股,每季公布投資組合完整明細。

另外,關於買賣出入帳的時間,以賣出為例,主動式 ETF 比照一般股票,賣出後的 2 個交易日入帳,而主動式基金則不一定,通常在贖回基金後的 1~5 天資金匯回到銀行帳戶中。

雖然從上面的論述中,不難發現主動式 ETF 似乎是限制比較少的商品,但這是否意味著值得投資?還是要回歸基金經理人的能力。而主動基金的經理人要獲取超額報酬是很困難的事,根據瑞士金融學院(Swiss Finance Institue)的論文所統計,僅有不到 0.6% 的經理人辦得到。

主動式 ETF 勝率不高  
上市後需要時間觀察

若想投資主動式 ETF,等到發行後 2、3 年再考慮也不遲。ARK 創新主動型 ETF(美股代號 ARKK)就是最好的例子,在疫情爆發後,聯準會將利率降至 0% 之際,ARKK 從 2020 年 4 月 1 日至 2021 年 2 月 16 日暴跌前,報酬率高達 292%!同期 Invesco 那斯達克 100 指數 ETF(美股代號 QQQ)僅上漲 85%。

不過在那之後,截至 10 月 18 日下跌了 69%,同期 QQQ 上漲 51%。因此不管明年主動式 ETF 一上市的表現有多好,都別被短暫的好表現給誘惑,需要花時間好好觀察。

這裡也分享 2 種辨別主動式基金或 ETF 是否有機會創造超額報酬的方式:一是經理人所管理的基金在過去 10 幾年是否都超越大盤或參考指標,二則是挑選自己最信任,且最厲害的經理人,不過多數投資人無法和經理人接觸,也沒有能力去評斷到底哪個經理人很厲害,因此不管是主動式 ETF 或基金,其實都不太適合一般投資人。

加上費用率問題,以目前台股被動式 ETF,像是市值型、高股息型,費用率大約都在 0.5% 上下,但若是主題產業型,都在 1% 以上,預期主動式 ETF 的費用率會落在這個範圍,甚至更高,費用並不便宜。

來源:《Money 錢》206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Money 錢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