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中國職場近年興起「35歲危機」 但有一家科技大廠卻逆勢而行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2025-01-06 16:26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陸職場近年興起「35歲危機」 但有一家科技大廠卻逆勢而行(圖:Shutterstock)

近年,35 歲的年齡成為中國大陸職場求職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一種年齡歧視現象,因 35 歲通常被中國企業設為徵才年齡上限,而互聯網、金融、文化行業的職場人士則更加擔憂「35 歲門檻」,但這一情形並不存在於科技大廠華為。

根據華為發佈的《可持續發展 2023 年年度報告》顯示,截至 2023 年底,華為全球員工總數約 20.7 萬,來自全球 162 個國家和地區,其中 30 歲以下的年輕力量佔比僅 30%,而 30 至 50 歲的中堅力量,佔比卻高達 68%。


事實上,華為的平均年齡,一直穩定在 38 歲左右,即便近兩年市場大環境複雜多變,這個數字仍不降反升。華為深知,在科技創新的征途中,經驗是無可替代的寶藏。

以 5G 技術研發為例,那些資深的老員工憑藉著多年積累的技術底蘊、對行業趨勢的敏銳洞察,在攻克關鍵技術難題、優化網路架構等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為華為在全球 5G 競爭中搶佔先機,立下了赫赫戰功。

雖然幹部年輕化是華為近年為激發組織活力、推動創新變革而精心佈局的戰略舉措,但這絕不代表對 35 歲以上員工的摒棄和邊緣化。相反,華為為他們鋪設了多元的發展路徑。

華為員工從 13 級到 22 級,年薪從初入公司的 20 萬人民幣起跳,最高是令人羨慕的 500-700 萬的山巔。正常情況下,薪酬每年都能小步快跑,晉陞兩級左右,工資逐年穩健上揚。

18 級,對華為員工來說,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坎。想突破這一瓶頸,晉升至更高層級,不僅要歷經考評、答辯等重重關,還得有專家級的眼光、戰略性的思維、卓越的實戰實力,才能跨越這道雄關。

在華為,追求卓越不是一句空話,「高薪酬」是激勵也是成就的附贈品,背後也是沉重壓力與艱辛付出。

在華為,員工們被精準地劃分為三大人群,以年齡為界限,各自演繹著不同的職場篇章。35 歲前,在華為 HR 的定義多是體力勞動者的天下,而 35 歲到 45 歲之間,則是靠經驗吃飯的黃金階段,45 歲以上則是華為內部稱為幹部的核心領導層。

打破年齡魔咒,從合約制度來看,華為以往的首輪合約通常是 8 年,第二輪合約的續簽則不再是鐵板釘釘,取決於員工的潛力與職位的匹配度。有八成乃至九成的員工恐面臨不再續簽的局面,這一節點曾被許多人誤讀為「被裁員」的時刻,但實際上,只要在首輪合約期內成功晉升至 17 級及以上,拿到第二個合約就相對輕鬆。

近兩年,華為的人力政策又有了新的變化。一方面,華為大範圍啟用社招的外包 OD,並給予他們一定的轉正比例。校招成為非管理層進入正式崗的唯一「敲門磚」,而離職員工再回歸的難度則陡增。這一舉措旨在精簡開支,畢竟外包人員僅領取基本工資,不參與股票分成,能有效降低人力成本。

另一方面,部分分公司將 8 年合約拆分為兩個 4 年合約。雖然目前仍是連簽模式,但在經濟下行壓力下,未來四年一簽或許將成為常態。

在退休與人才管理政策上,工作滿八年後離職的員工可保留 ESOP1 股票,並享受永久分紅,45 歲的員工可申請退休,保留全部股票 (ESOP+ESOP1)。如果不滿 45 歲,還可以用工齡折算提前退休。

在面對美國制裁等外部困境,華為更推出人才堤壩政策。對那些前期能力出眾、後期發展遇阻,卡在 16-18 級許久的員工來說,只要熬到 40 歲,就能申請內部退休,並保留虛擬受限股的分紅權,這就像是給員工繫上一道安全帶,在風雨飄搖時為他們提供安穩的保障。

根據估算,能在華為工作到這個階段的員工,很有可能持有價值 100 到 200 萬人民幣的股票。退休後,他們每年可獲得 15 到 40 萬的稅後現金流,足以支撐起他們愜意的生活。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