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時代掰了!陸發明新製冷技術 專家:將帶來三大變革 零碳製冷時代將至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2025-02-04 10:30
中國科學技術出現重大突破!華中科技大學段江江教授團隊開發出全球首例基於鐵離子「變臉」特性的新型製冷技術,有望一舉改變過去 70 年來壓縮機制冷體系,為全球製冷行業開啟綠色革命之路。
根據國際知名科學期刊《焦耳》(Joule)上周二 (1 月 30 日) 刊出的最新研究論文,中國科學家這項顛覆性研究以 70% 效率提升,以及只需傳統空調 5% 功耗就能降低溫度。
華中科大團隊最新提出的鐵電製冷技術,核心在於利用鐵離子(Fe²⁺/Fe³⁺)的氧化還原反應實現熱管理。
在他們設計的系統中,鐵離子會在兩種狀態間切換:Fe²⁺和 Fe³⁺。就像變魔術一樣,當 Fe³⁺吸收電子變成 Fe²⁺時,會從周圍偷走熱量,產生製冷效果,當 Fe²⁺失去電子變回 Fe³⁺時又會釋放熱量。透過控制這一過程,就能實現持續製冷。
然而,初期實驗效果僅能降溫攝氏 0.1 度,遠未達到實用標準,但段江江教授研究團隊透過系統性優化,在三個關鍵領域實現突破。
關鍵突破來自於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溶劑的選擇。實現性能突破的核心在於發現乙腈 - 水混合溶劑的關鍵作用。當溶劑中乙腈佔比達 40%,製冷效率提升 70%,且僅需 0.11 瓦 / 平方毫米的輸入功率,便可實現 1.42 度的溫度降低,理論性能係數更高達 14.3。
這種「溶劑工程」策略使得系統在 0.11 瓦 / 平方毫米的低功耗下,即可驅動 14.3 的理論 COP 值,這一數值是傳統空調的 4.8 倍 (以 COP 3 計),甚至超越特斯拉熱泵系統 (COP 4.5)。
這一發現以及核心技術的突破,意味著華中科大有望顛覆延續 70 年的傳統製冷方式,未來的空調也許只需要很小電量就能讓你清涼一夏,電動車可能不再需要笨重的製冷系統,甚至你的手機和電腦可能會用這種技術來散熱。
不過,這項熱電製冷技術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段江江教授表示,正在開發各種製冷器原型,並尋求與創新企業合作,推動這項技術走向市場。
目前,段江江教授研究團隊已開發 5 種原型製冷器,覆蓋從晶元級 (1cm²) 到建築級 (10m²) 的多場景需求,段江江教授也透露首款商用產品有望在 2028 年前面世,初期目標市場為數據中心冷卻和電動車溫控系統。
專家指出,若上述技術實現產業化,將帶來節能革命、體積革新跟環保突破三大變革,人類或將告別壓縮機的轟鳴時代,迎來「零碳製冷」的新紀元。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