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加速機器人佈局!郭明錤:最快2028年量產 現為概念驗證階段 或已開始加速招才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2025-02-13 17:1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_next/image?url=https%3A%2F%2Fcimg.cnyes.cool%2Fprod%2Fnews%2F5861504%2Fl%2F888177df37256658bf3795942caa2ebc.jpg&w=3840&q=75)
長期關注蘋果 (AAPL-US)的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最新表示,蘋果正探索人形和非人形的機器人形態,目前處於早期概念驗證 (POC) 階段。從 POC 到正式開發產品還有一段距離,依據現有進度和常規產品開發週期,蘋果機器人進入量產階段或許要到 2028 年或更晚。
郭明錤周三 (12 日) 在 X 平台上寫道:「當業界還在爭論人形和非人形設計何者能勝出,供應鏈研究指出,蘋果更重視的是使用者如何跟機器人建立認知互動,而非外觀是否為人形,這也代表感測硬、軟體技術將扮演核心關鍵。」
這也恰恰和蘋果機器學習研究中心近期發表在《優雅:非人形機器人的表現性和功能性運動設計》論文中的成果相吻合。蘋果機器學習研究團隊在文中展示一台能跟人透過手勢、語音、投影等進行交互的智慧檯燈機器人。
該桌面機器人外形類似皮克斯經典角色 Luxo Jr.,並展示名為 ELEGNT 的動作系統,能透過手勢控制,實現燈光靠近、調整焦點等功能,還可轉換為投影儀,在操作 3D 印表機等場景中提供說明。
郭明錤並指出,蘋果使用「非擬人化」這一術語是為了將其研究與人形機器人區分開來。
廣義上,「擬人化」可應用於機器人系統,這些系統可能受人類特徵影響,但並不完全是一個典型的人形機器人如具備兩隻手臂、兩條腿和一張臉。目前蘋果似乎處於「試探性嘗試」階段,涵蓋的工作範圍從簡單系統到複雜的人形機器人不等。
郭明錤將這一概念驗證系統廣義上稱為「未來智慧家庭生態的一部分」,這可以意味著從用於家庭清潔的完整人形機器人到帶機械臂的智慧家庭顯示幕等各種產品。根據外洩資料,後者的可能性更大,這比推出一款能摺衣物的人形機器人更具現實性。此類產品或許會在未來的路線圖上出現,但要實現這一目標,蘋果先要證明人們願意購買的家用機器人不僅僅是吸塵器。
許多開發工業級人形機器人的公司如 1X、Figure 和 Apptronik 也在研究從工廠到家庭的應用路徑,但定價和可靠性是兩大主要障礙。
郭明錤在文中還說,鑑於目前進展和大型項目開發週期,蘋果機器人要到 2028 年或更晚才能實現量產,但蘋果在 POC 早期就公開部分研究成果,一反其重視保密的傳統,可能是為了招募人才。
然而,隨著研發的推進和技術的不斷成熟,有理由相信這個時間可能會比預期提前。
此外,蘋果在招聘頁面上還發佈一系列與家用機器人研發相關的職位,主要面向具有機械工程、電子工程、AI 及機器學習背景的專業人才。
根據目前公開消息,蘋果機器人團隊由技術副總裁 Kevin Lynch 領導,此人在蘋果多個重要項目中發揮過關鍵作用,像是曾備受關注但在去年 2 月擱置的 「蘋果汽車」 專案,以及為 Apple Watch 集成健康追蹤技術。
去年 4 月,有消息稱蘋果在秘密研發兩款不同的機器人,同年 8 月有傳言顯示蘋果將推出機器人手臂連接 iPad 的產品,有望在明年或 2027 年推出,售價約 1000 美元。此外,蘋果還傳出正在開發一款 「智慧家居中心」 設備,用於控制家庭中的安全和環境等系統。
未來全球機器人市場潛力巨大,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今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從去年的 290 億美元增加至 328 億美元。
貝哲斯諮詢更預估全球機器人服務市場產值,包含個人服務機器人和專業服務機器人,到 2029 年將達到 4465.78 億元。
目前,蘋果雖處於 POC 階段,但憑藉其積累的技術實力和品牌影響力,未來有望在機器人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