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Arm最快夏天推出首款自主研發晶片 生產可能外包給台積電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 2025-02-14 08:34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_next/image?url=https%3A%2F%2Fcimg.cnyes.cool%2Fprod%2Fnews%2F5862026%2Fl%2F5f024ae878fb888999d0524546a0da0c.jpg&w=3840&q=75)
軟銀(SoftBank)旗下 Arm 正加速推進重大轉型,從傳統授權模式轉向自主晶片設計和製造,最新消息顯示,Arm 計劃今年推出首款自主研發晶片,Meta(META-US) 是首批客戶之一,且生產可能外包給台積電 (TSM-US) (2330-TW) 。
據英國《金融時報》(FT)周四(13 日)報導,知情人士透露,Arm 計劃今年推出首款自主研發晶片,最快夏季亮相。Arm 晶片是大型資料中心伺服器的中央處理器(CPU),基於可客制化設計,能夠滿足 Meta 等客戶的特定需求,生產可能外包給台積電等專業製造商。
長期以來,Arm 以「晶片技術界瑞士」著稱,這一聲譽源於其在與競爭對手晶片製造商打交道時保持中立態度。Arm 的商業模式主要依靠向客戶(包括蘋果 (AAPL-US) 、Google、輝達 (NVDA-US) 、亞馬遜 (AMZN-US) 、微軟 (MSFT-US) 、高通 (QCOM-US) 和英特爾 (INTC-US) )授權指令集技術和複雜核心設計,使這些公司得以自行生產晶片。
然而,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人工智慧(AI)需求爆發性增長,Arm 正謀求更高的技術附加值和收入來源。Arm 執行長 Rene Haas 自 2022 年上任以來,一直推動 Arm 從依賴知識產權授權朝追求更高版稅收入的方向轉型,如今更進一步,將自主晶片納入業務版圖。
Arm 此舉不僅象徵著業務模式深刻變革,也可能重塑 7,000 億美元半導體產業的力量平衡。這一轉變可能使 Arm 與合作夥伴,如輝達和高通,展開直接競爭,甚至可能引發現有客戶關係再平衡。
上述消息出爐後,Arm 股價應聲上揚 5%,此後漲幅擴大,周四收盤大漲超過 6%。2025 年開年僅一個多月以來,Arm 股票累計漲幅超過 33%,反映出投資者對該公司在 AI 系統領域核心地位的高度認可。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