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AI】官媒:「每20個80後已有1人去世」謠言禍首或是AI

經濟通新聞 2025-02-18 15:29


  《經濟通通訊社18日專訊》據《解放日報社》旗下微信公眾號「上海網絡辟謠」發文稱,「截至2024年末,80後死亡率突破5.2%,相當於每20個80後中就有1人已經去世」、「80後的死亡率已經超過70後」等這些被各種自媒體鋪天蓋地引用轉載的關於「80後死亡率」的文章內容,大多數自媒體都聲稱數據來自「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權威數據」,但根據中國人民大學李婷教授溯源,最初來源很可能是用戶與AI對話所得--「學生找到小紅書的截圖,原來來自於DeepSeek的一次問答」。

 

*官媒:用2020年數據得出2024年人口狀況?*

 


  文章指,那些自媒體文章紛紛因為上述死亡率數據,稱80後是「被時代透支的一代」、「被詛咒的黃金一代」。然而,文章質疑,第七次人口普查在2020年進行,如何得出2024

年的人口數據結論?此外,國家統計局官網對於死亡率的計算指出,應該用年死亡人數除以年平均人數,再乘上1000 ,這意味著死亡率的指標是以「千分之幾( )」為單位,而不是常用的百分之幾(%)。

 

  同時,在自媒體中最廣為流傳的一張關於80後出生、現存、離世人口的文字圖片,若以七普數據中的30-39歲的人口數對應,2020年,該年齡段共有223158122人,與圖中的2.23億正好對應,但顯然這不可能圖中所指向的「總出生人口」,而是2020年當時依然存活的這個年齡段的人口數;而圖中2.12億的現存人口數據則沒有找到任何官方信息來源;死亡人數1100萬也未找到相關數據。在七普年鑑中,據計算,30-39歲人口在2020年共死亡193517人。

 

*專家學者按公開數據計算,80後死亡率遠低於傳言*

 

  文章指,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李婷也撰文提出,通過普查來計算死亡狀況,理論上有兩個方案,一是直接利用每次普查公布的分年齡的人口數來計算,例如80後在30-39歲的存活比例

,可以通過1990年普查0-9歲的總人口數除以2020年普查30-39歲的總人口數來獲得,但存活比例轉換成死亡率需要很複雜的過程和額外信息。另一個方案是根據普查收集的死亡數據來推算死亡水平。每一次普查登記都會詢問家庭戶前一年家庭成員的死亡情況,以此統計前一年的死亡人數,再通過普查平均人口數的推算,計算人口死亡率。

 

  不過,李婷表示,兩種方法都有一定缺陷,方法一依賴於人口數據統計的準確性,方法二則可能有死亡漏報問題。李婷利用公開統計數字計算後發現,70後處於30-34、35-39歲時(2010年)死亡率分別是0.81 和1.16 ,而80後處於30-34、35-39歲時(2020年)死亡率分別是0.51 和0.78 ,若不考慮漏報情況,可以證明80後的存活狀況好於70後,而死亡率也遠低於5.2%。

 

*文章籲「從算法的投餵中奪回思考主權」*

 

  《上海網絡辟謠》的文章指出,雖然AI對話後標註了數據存在局限性,存在間接推算和估算的情況,但相關假新聞還是被加上駭人聽聞的標題在互聯網大肆傳播。文章反思,身處AI時

代,信息正以難以想象的速度流通,獲取難度大大降低的同時,判斷能力更加珍貴。文章引述最近爆火的AI的勸誡,「從算法的投餵中奪回思考主權--因為技術越是轟鳴,人類清醒的頭腦越顯珍貴」。(sl)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