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eepSeek風暴來襲資安更難守?專家建議SOC認證把關 3招管理委外風險
鉅亨網記者張韶雯 台北 2025-02-23 10:42

新興科技及 AI 當道,專業分工分流下,企業將有限的資源聚焦核心業務,多把資訊科技、業務流程或服務等非核心業務外包,但要如何有效掌握外包的風險控制有效?供應商要如何證明及滿足業主對於風控的期望?「服務組織控制 (SOC)」因應最新資安法規,目前在台灣更形重要,可掌握並管理委外服務供應商的內控和資安風險。
安永諮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騰龍提醒,隨著供應鏈環境日益複雜,監管的期望也逐步提高,「服務組織控制 (SOC, Service Organization Control)」 報告成為企業向客戶及合作夥伴展示內部控制能力的關鍵證明。近一年「上市上櫃公司資通安全管控指引」及「金融機構使用電子簽名機制安全控管作業規範」也於修訂後建議採用 SOC 報告的認證框架,來搭建企業之間的信任橋梁,掌握並管理委外服務供應商的內控和資安風險。
張騰龍分享,企業要能有效的駕馭數位轉型和合規性,並在創新與潛在風險之間取得平衡,建議在科技導入的早期階段就主動將科技風險納入策略考量,尤其是當科技的應用涉及委外服務供應商的服務時,應採取三項行動:
- 評估科技風險:在科技導入的早期階段就進行風險評估,從業務及科技層面識別出潛在的複合性風險,找出差距並採取降低風險的措施,可以在實施之前增強對新科技的信心,而且在早期階段解決潛在的合規性或控制問題要容易得多。
- 以透明度建立信任:企業應要求委外服務供應商提供 SOC 報告,以期能取得客觀且攸關的控制流程細節,透過閱讀 SOC 報告,企業能判斷委外的業務範圍是否包含於 SOC 報告的範圍內、掌握委外服務供應商的控制程序是否符合企業自身的安全要求,以及獲得專業審計人員出具的客觀意見。
- 建立委外韌性:在委外合作的過程對供應鏈傳達企業的資安風險管理策略,建立強化資安防禦的持續性結構方法,簡化企業和委外服務供應商在資安事件發生當下以及之後的內外部溝通方式,從而使企業和委外服務供應商能夠快速採取行動,保持營運連續性並提供協調一致的回應來維護利害關係人的信任。
張騰龍分析,國際企業使用 SOC 報告的認證體系處理委外風險議題已有十多年的歷史,隨著臺灣企業逐步在國際商業環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對資安和流程風險控制的要求和揭露資訊的透明度需求也跟著提高。未來,更多國際企業將要求採用 SOC 報告作為其信任管理策略的一部分,臺灣企業同時也將以此更加地融入全球化的業務生態,可預見 SOC 報告的重要性將持續攀升。
對於那些希望在市場上占據優勢的企業而言,SOC 報告不僅是一份合規文件,更是一份展現企業誠信、專業與資安管理能力的名片。隨著信任經濟時代的到來,SOC 報告無疑是每個希望保持競爭力的企業不可忽視的重要工具。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