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鬆管制尚未發威 美銀看多美股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2-21 18:13

知名分析師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競選政見中的一個重點尚未體現在股市估值中。
雖然媒體關注的焦點是貿易和關稅,但美國銀行首席股票策略師蘇布拉曼尼亞 (Savita Subramanian) 表示,放鬆管制的承諾可能會進一步推動股市上漲。
她在最新的報告中表示,放鬆管制是「最後一個尚未體現在股市估值中的利多因素」,「政策頭條新聞一直被認為是負面的關稅所主導,但『川普 2.0』的積極成長因素其實是透過削減成本和提高效率來放鬆管制。」
川普於 1 月 31 日簽署行政命令,啓動放鬆管制浪潮。該命令要求每制訂一項新規章,就必須取消 10 項現有規章。
川普放鬆管制議程的一個例子努力限制消費者金融保護局 (CFPB) 等機構的功能,基本上停止了它們對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監管工作。
蘇布拉曼尼亞表示,這種放鬆管制的趨勢顯示,美股可能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麼高估。美國銀行強調,其追蹤的 20 個估值指標中,有 19 個高於其歷史平均水平。
投資人利用川普放鬆管制計畫的行動方案很明確:買進先前遭嚴格監管影響最大的產業,包括金融業、尤其是大型銀行,以及消費品、商品、交通運輸和資本貨物業。
蘇布拉曼尼亞表示,「據推測,受益最大的產業是受監管程度最高的產業。」並補充說,這些產業與受多年監管影響最小的行業如資訊科技和通訊服務業相比,交易價格存在大幅折扣。
她表示,最終的放鬆管制交易是做多金融類股,並避開科技類股,特別是考慮到自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金融業受到嚴格監管,而科技業的「監管力道增加最少」。
她說:「如今兩者處於估值範圍的兩端,但歷史證明,放鬆管制可能會引發同等相反的反應,即金融業的估值相對重估與科技業的相對降級。」
美股金融類股今年以來的回報率爲 7%,是科技類股同期 3% 漲幅的兩倍多。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