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美國施壓伊拉克重啟庫德石油出口 國際油價走跌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2025-02-21 23:30

路透周五 (21 日) 援引 8 名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正在向伊拉克施壓,要求該國允許其庫德斯坦自治區 (Kurdistan) 石油出口,否則將與伊朗一同面臨制裁。此舉旨在彌補可能因為美國對伊朗的「極限施壓」(maximum pressure)政策而導致的伊朗石油出口下降。
國際油價受此消息影響走跌,截稿前,4 月交割的布蘭特原油期貨下跌 1.44% 至每桶 75.38 美元;4 月交割的西德州原油期貨下跌 1.53%,至每桶 71.37 美元。
伊拉克石油部在本周一突然宣布,庫德地區的石油出口將於下周恢復,這象徵持續近兩年的爭議結束。根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政府的施壓是促使這一決定作出的關鍵因素之一。
此前,庫德地區通過土耳其的管線每年輸送 30 多萬桶石油,這一過程中斷後,庫德石油經常透過偷運途徑流向伊朗。美國政府希望伊拉克能夠阻止這種非法流向伊朗的石油走私,並將石油正常出口至全球市場。
美國的施壓背景是為了抵消伊朗石油出口的減少,並將其從全球經濟中孤立,特別是在美國企圖切斷伊朗石油收入的情況下。川普政府希望藉此加大對伊朗的制裁力道,迫使其放棄發展核武器。美國還強調,庫德石油的重啟將有助於保持全球石油價格穩定,並避免因伊朗石油減少而推高油價。
儘管伊拉克宣布庫德石油將重啟出口,但此過程並不順利。伊拉克政府和庫德地區政府之間仍存在支付、定價及維護問題,兩天的談判未能達成共識。庫德地區的油企對未來支付方式和先前運送石油的補償問題仍心存疑慮。此外,該管線自 2023 年以來一直處於停運狀態,土耳其方面未收到伊拉克對恢復出口的具體方案。
雖然庫德石油的重啟將增加全球石油供應,減少對伊朗石油的依賴,但此舉的長期影響尚不明確。根據國際貨幣基金 (IMF) 數據,伊朗的石油出口量下降可能導致全球油市產生變動,儘管庫德石油並不能完全替代伊朗的供應。此外,若伊拉克在重啟出口時仍需遵守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 的協議,可能會導致其產量超出配額,對 OPEC + 政策構成挑戰。
總而言之,庫德石油出口的重啟對全球油市可能會有一定影響,但由於政策上的不確定性,伊拉克及美國對此仍需解決諸多技術與政治問題。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