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股〉台亞8吋氮化鎵量產今年貢獻營收 股價周漲13%
鉅亨網記者吳承諦 台北 2025-02-22 11:54

台亞 (2340-TW) 近期因 8 吋氮化鎵 650V HEMT 元件開始量產,即將貢獻營收,且碳化矽 (SiC) 元件量能成長,可望應用於車用、AI 電源,激勵本周股價走揚,21 日收盤價 30.4 元,周漲幅 13%,周成交量 4112 張。
台亞透過旗下兩家子公司布局寬能隙半導體市場,其中冠亞半導體去年已完成月產能 2,000 片的 8 吋氮化鎵元件生產線設備安裝及調試,並啟動首套 MOCVD 磊晶設備的小規模量產,今年可望貢獻營收;另一子公司積亞半導體專注於碳化矽元件製造,規劃今年月產能從 5,000 片擴增至 7,000 片,未來新廠完工後更可望提升至 2 萬至 4 萬片。
為因應產能擴充,台亞今年資本支出編列 9.43 億元,包括 6.38 億元機器設備、3.05 億元廠務設施,加計子公司 7.94 億元後共計 17.37 億元,較去年減少 5.4%。雖然積極轉型使資本支出較大,但隨著冠亞新產品及新技術驗證陸續通過,加上積亞擴產,預期將挹注營運表現,力拚 2025 年轉虧為盈。
在市場應用方面,碳化矽主攻 50kW 以上的高功率領域,包括 800V 電動車系統及太陽能發電;氮化鎵則著重 50kW 以下的中小功率轉換,如 AI 伺服器電源、400V 電動車系統及工具機。
近期全球碳化矽基板價格大幅下跌近五成,反而為供應商創造更多機會,且在在中美貿易摩擦下,台廠具備非紅供應鏈優勢,加上產品品質穩定且價格具競爭力,有望成為國際 IDM 大廠的替代供應來源。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當沖高手_弱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