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漲30%!醫藥主題基金淨值大幅回升 專家:瞄準AI醫療投資機會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2025-02-24 12:00

AI 浪潮席捲全球,近期 AI 醫療概念持續升溫,智慧醫療指數自今年春節以來已漲逾 30%,專家認為,近期市場對 AI 醫療概念的追逐偏向主題交易,但中長期來看,AI 技術的發展有可能帶來生物醫藥的革命,為整個醫療資訊產業乃至整個醫療行業帶來價值重估契機。
《中國基金報》報導,春節之後,DeepSeek 引領的 AI 行情成為中國股市和香港股市當之無愧的主線。隨著行情的演繹和擴散,AI 醫療概念持續升溫,帶動沉寂良久的醫藥板塊煥發新的活力,尤其本月以來多家醫療領域上市公司宣佈接入 DeepSeek,AI 正成為藥廠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的必備利器。
根據 Wind 統計數據,醫療服務類股今年來漲逾 25%,過去 5 日更以逾 9% 漲幅在申萬二級行業中居前。截至上周五 (21 日),智慧醫療指數春節以來漲幅超過 33%,近半年漲幅超過 75%。
數據顯示,自今年春節以來,截至上周五已有 10 多檔醫療 / 醫藥主題基金凈值累計漲幅超過 15%,匯添富中證互聯網醫療基金漲幅更是接近 30%,中歐醫療創新、中銀港股通醫藥、天弘醫藥創新、平安醫療健康、華安創新醫藥銳選量化等 20 多檔主被動醫藥 / 醫療主題基金凈值回報率近五日超過一成。
此外,在非醫藥 / 醫療主題基金中,也有基金產品因配置醫藥族群而收穫豐厚,例如萬家經濟新動能為本月凈值表現最好的基金,區間漲幅達 33.75%。
根據萬家經濟新動能基金去年第四季報告,的醫藥持倉超過 30%,僅次於科技板塊,百濟神州、諾誠健華、華大智造、華大基因均在前十大持股之列。
長城消費增值基金近一個月凈值也漲近 30%,2 月 14 日單日凈值漲幅甚至高達 10.75%。根據長城消費增值去年末季報告,前十大持股有 9 檔屬於醫藥類股,其中不乏 AI 醫療概念個股。廣發價值核心混合基金近半年凈值漲逾 60%,上周四 (21 日) 單日凈值漲幅便接近 8%。去年廣發價值核心混合基金第四季報告顯示,醫藥持股佔比僅次於科技板塊,前十大持股中,醫藥類個股有三檔。
目前,基金經理人普遍認為,隨著 AI 平權,醫療領域也將迎來科技變革,行業中資源稟賦突出、率先擁抱 AI 賦能的公司,未來可能演繹出新的投資機會。
長城消費增值基金經理龍宇飛分析指出,AI 醫療短期快速上漲,可能更多由於資金在 AI 領域對於低估值細分行業的追逐。回顧過去 3 年,醫療類股走勢持續偏弱,最重要原因之一是部分領域短期景氣度不高,市場擔憂產業成長邏輯被破壞。如今,從產業邏輯上看,AI 等新技術的賦能可能對行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帶來説明,這不僅有助於緩解短期壓力,甚至可能在未來創造出新的未被滿足的醫療健康需求。
龍宇飛認為,隨著科技浪潮興起,醫藥醫療產業中具備科技含量的領域值得長期關注,可積極關注兩大細分方向。一是與 AI 與醫療相結合,利用過去累積的大量高質量數據,提升診療效率和能力,二是 AI 賦能新藥研發,降低成本、縮短時間,提高商業價值,這兩個領域的股價目前處於相對低位,在市場環境向好時有望更具有上漲彈性。
國融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監周德生認為,AI 技術發展有可能帶來生物醫藥的革命。近期 AI 醫療催化較多,海內外均高度關注,相關公司股價表現不錯,AI 在醫療領域的應用落地前景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本質原因還是隨著 AI 技術不斷進步,如今依靠大模型能力可處理和解釋大量非結構化數據,賦能藥物發現、疾病診斷、疾病預測與預防、臨床治療、遠端醫療和管理等幾乎所有醫療環節,未來將提升醫療水準、 增加醫療服務可及性以及降低醫療成本,重塑醫療健康行業。
富國基金則表示,短期來說,近期市場對 AI 醫療概念的追逐偏向主題交易,部分企業距離實現業績兌現仍有一段距離,相較醫藥類股整體呈現出一定的估值溢價。長期來說,AI 對醫藥產業的賦能和重塑是大勢所趨,產業邏輯難證偽。全年 AI 醫療行情可能是反覆震盪,建議逢低配置,關注政策、技術反覆運算、商業化進展對行情的催化。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