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寒風刺骨!大陸集團再啟動裁員 近一年已砍掉1萬個職位
鉅亨網編輯林羿君 綜合報導 2025-02-24 13:08

德國一級車用零件供應商大陸集團 (Continental) 宣布,計劃在 2026 年年底前再裁減約 3000 個工作崗位。近一年來內,為節省成本、提升獲利能力,大陸集團累計裁員已超過 1 萬人。
大陸集團表示,這次裁員目標集中在研發部門,其中德國本土崗位佔比將低於一半。同時,也計劃在 2027 年前將研發投入佔比降至 10% 以下。
早在 2023 年 11 月,大陸集團已表示,作為 2025 年起每年節省 4 億歐元開支計畫的一部分,將削減汽車部門的部分工作崗位,裁員規模預計將在四位數範圍內。
2024 年 2 月,大陸集團正式啟動裁員計劃,計劃裁掉全球員工的 3.6%,約 7150 人,其中包括 1750 個研發職缺、5,400 個行政管理職缺。大約 40% 的裁員將發生在德國,計畫 2025 年底前完成。
裁員的同時,大陸集團也對產線進行了調整,計劃在 2025 年關閉位於德國的 5 座工廠,以應對輪胎業務所面臨的挑戰,此舉將影響約 580 個工作機會。
大陸集團董事會成員 Philip Nelles 將這些舉措描述為為了確保公司未來經濟可行性所需的「痛苦舉措」。
歐洲汽車業正面臨需求疲軟,成本上升、中國品牌競爭,以及關稅威脅,導致許多汽車公司宣布裁員和關閉工廠。包括博世、Valeo、采埃孚、舍弗勒等知名零件公司均在 2024 年發布裁員計畫。
中國智慧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讓市場對產品的需求發生了改變,終端產品的快速迭代,對零部件供應商的轉型速度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雖然大陸集團在智慧駕駛領域投入了大量資源,但產品開發速度及適應市場需求的能力遠不及中國新興公司。
時間不等人,在這場全球新能源汽車角逐戰中,表面上看是不同車企之間的競爭,但背後卻是整個全球汽車供應鏈迎來新一輪重構。在新能源智慧化新時代,各大車企是否能透過裁員守輝煌招牌,尚需時間驗證。
- 2025掌握債券投資契機主動 + 靈活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