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電力RE30 7/1開賣 再生能源公會提3隱憂呼籲暫緩
鉅亨網記者劉玟妤 台北 2025-02-24 19:07

經濟部研擬推動「低碳電力 RE30」的電力分艙制度,再生能源公會提出三大隱憂,甚至衍生「灰電加綠電的漂綠疑慮」,並增加未參與方案和一般消費者的電力碳排放量,恐怕重創售電市場及國際競爭力,呼籲政府暫緩推動。
再生能源公會指出,台電規劃的「RE30」低碳電預定 7 月 1 日推出,首批放出 16.6 億度,其中包含 30% 的綠電,最低購買額度是百萬度,最高不可超過 1 億度,鎖定中小企業購買,不過每度售價將高於預期,預估超過 5 元。
然而,RE30 主要售電客戶並非出口商,而是為因應歐盟碳關稅 (CBAM) 上路的出口製造商以及金融及保險業,再生能源公會擔憂,可能引發國際對台灣企業漂綠的疑慮。
根據統計,截至今年 1 月,台灣已有 95 家再生能源售電業者,市場趨於白熱化。不過經濟部研擬由台電提供 RE30 的「電力分艙」電力定價機制,再生能源公會多家成員擔心衝擊現有業者的競爭空間,以及及混淆既有的綠電憑證制度,經會員大會提案、討論後決議,呼籲政府審慎評估,暫緩推動。
再生能源公會也提出 RE30 的三大隱憂,首先是違背台電銷售一般電力用戶的環境效益分配公平性原則,認為 RE30 方案設置的「電力分艙」機制,讓有資源支付高額費用的企業取得低碳電力,卻變相提高未參與方案的中小企業碳排放量。
第二,恐怕衝擊離岸風電發展。再生能源公會表示, RE30 方案的推出將使企業轉而採購台電提供的低碳電力,而非購買離岸風電,進而導致潛在買家觀望,甚至放棄離岸風電採購,並影響開發商的銷售與開發進度。
第三,破壞綠電市場機制。再生能源公會指出, RE30 方案讓台電直接向終端用戶銷售低碳電力,將會干預綠電交易市場,並使得民間業者難以公平競爭。
- 2025掌握債券投資契機主動 + 靈活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