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盤後〉AI疑慮壓垮科技股 那指跌逾1%
鉅亨網編譯陳又嘉 綜合外電 2025-02-25 05:27

美國股市周一 (24 日) 多收低,那斯達克指數跌逾 1%,大型科技股為主要拖累,投資人對支撐人工智慧 (AI) 技術的需求感到擔憂,同時等待市場巨頭輝達 (Nvidia)(NVDA-US) 財報結果。標普 500 指數小幅收低,道瓊工業指數則幾乎持平。
市場情緒仍受美國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對主要貿易夥伴發動貿易戰的擔憂影響。川普表示,針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措施將在期限結束後「如期實施」,該期限將於下周屆滿。
Global X 投資策略主管 Scott Helfstein 表示,「白宮在任期前四周獲得投資人支持,但蜜月期可能即將結束。」
市場關注輝達將於周三公布的財報,特別是對其高價 AI 晶片的需求狀況。自 1 月中國 DeepSeek 推出低成本 AI 模型震撼業界後,投資人開始質疑企業對 AI 技術的高額支出。
市場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因為 TD Cowen 分析師在上周五晚間發布報告指出,微軟 (Microsoft)(MSFT-US) 已取消在美國租賃大規模資料中心的計畫,暗示 AI 基礎設施可能出現供應過剩的風險。
除了關稅與通膨疑慮,投資人也對經濟成長前景感到憂慮。上周公布的一系列疲弱經濟數據,加上沃爾瑪 (Walmart)(WMT-US) 令人失望的財測,使市場情緒進一步受挫。
周一盤勢中,防禦性較強的醫療保健類股表現領漲,而科技股則是拖累大盤的主要因素。
經濟數據方面,美國聯準會 (Fed) 最偏好的通膨指標——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 (PCE) 將於周五公布,市場希望藉此評估 Fed 何時可能開始降息。
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預期 Fed 至少在 6 月之前都將維持利率不變。
本周市場將迎來關鍵的企業財報與經濟數據,輝達財報可能成為市場關鍵,這間與 AI 高度相關的晶片製造商仍是市值最大的科技股之一。
美股周一 (24 日) 主要指數表現:
焦點個股
NYSE FANG + 科技五天王多收低。Meta (META-US) 下跌 2.26%;蘋果 (AAPL-US) 上漲 0.66%;Alphabet (GOOGL-US) 下跌 0.23%;微軟 (MSFT-US) 下跌 1.03%;亞馬遜 (AMZN-US) 下跌 1.79%。
費半成分股幾乎全倒。輝達 (NVDA-US) 下跌 3.09%;博通 (AVGO-US) 下跌 4.91%;美光 (MU-US) 下跌 3.47%;高通 (QCOM-US) 下跌 2.62%;應用材料 (AMAT-US) 下跌 1.98%;德儀 (TXN-US) 下跌 0.62%;AMD (AMD-US) 下跌 2.46%。
台股 ADR 漲跌互見。台積電 ADR (TSM-US) 下跌 3.32%;日月光 ADR (ASX-US) 下跌 2.93%;聯電 ADR (UMC-US) 上漲 0.46%;中華電信 ADR (CHT-US) 上漲 0.59%。
企業新聞
蘋果 (AAPL-US) 宣布未來四年將在美國投資 5,000 億美元,創造新增 2 萬個工作機會,包括在德州設立 AI 伺服器工廠。
TD Cowen 發布報告指出,微軟 (Microsoft)(MSFT-US) 已取消在美國租賃大規模資料中心的計畫,暗示 AI 基礎設施可能出現供應過剩的風險。微軟則表示,本財年仍計劃投資逾 800 億美元於 AI 和雲端基礎設施,但在某些領域「可能策略性調整」投資步調。
波克夏海瑟威 (Berkshire Hathaway)(BRK-US) 股價周一漲至歷史新高,這間由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經營的公司在保險業務改善的推動下,公布了有史以來最高的季利潤。
阿里巴巴 (BABA-US) 股價周一暴跌逾 10%,因川普日前宣布的最新行政命令引發投資人對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加劇擔憂。川普於周末指示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 (CFIUS) 限制中國對美國科技和其他戰略部門的投資。
特斯拉 (Tesla)(TSLA-US) 計劃在中國推出軟體更新,提供與美國市場上稱為「全自動輔助駕駛」(FSD) 類似的駕駛輔助功能。據知情人士,這項更新將在未來幾天內推出,讓中國的特斯拉車主能夠在城市街道上使用駕駛輔助功能。
華爾街分析
Cetera Investment Management 投資長 Gene Goldman 指出,「市場已經變得緊張,只要有獲利了結的理由,投資人就會行動。」任何對 AI 的疑慮都可能成為獲利了結的理由,因為這項技術過去幾年來一直是推動市場成長的關鍵動力。
Goldman 補充道,「波動受到市場不確定性的推動,這股不確定性來自於我們面臨的是成長放緩,還是通膨恐慌。」
Bleakley Financial Group 投資長 Peter Boockvar 表示,「AI 科技股的主導地位已經到達一個階段,不是說這些公司的股票不好,而是我們將進入一個主要的消化期。」
數字皆為截稿前更新,請依照實際報價為主
- 2025掌握債券投資契機主動 + 靈活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