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之日記》中央輸血,內銀撐市 | Anue鉅亨 - 大陸政經
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鍾之日記》中央輸血,內銀撐市

經濟通新聞 2025-03-31 17:04


  《鍾之日記》3月31日,香港天氣:陰。香江魚缸:跌。祖國股市:跌。

 

  美股上周五(28日)大幅收低,亞馬遜、微軟等遭拋售,特朗普政府本周將宣布新一輪對等關稅,市場情緒受打擊。港股今早低開219點,中國3月PMI數據勝預期,恒指一度衝高,惟最終重回下跌走勢,午後一度跌至23002點,距離跌穿兩萬三只差一步;財政部將發行特別國債支持國有銀行補充核心資本,內銀表現硬淨,恒指收盤前回順。恒生指數全日收報23119,跌307點或1.3%,主板成交逾2573億元。

 


*3月PMI景氣,A股連升兩月*

 

  中國3月官方製造業PMI升至50.5%,創一年高位,連續2個月景氣回升。惟滬深股市延續調整態勢,滬綜指在3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收跌0.46%,報3335.75點,深成指

也跌0.97%,創業板指挫1.15%。有券商分析,3月經濟數據較好但是修復動能還不強,二季度尤其是4月的經濟壓力較大,主要是美國關稅對出口的影響,國內政策也是空窗期。成交略有回暖,滬深兩市全天交易額1.22萬億元人民幣,較上個交易日增加9.2%。

 

  回顧本月,中美貿易紛爭持續,美國對中國加徵20%關稅生效,中國從加關稅、暫停進口及制裁美企等方面祭出反制措施。全國兩會召開,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目標定在5%左右,赤字率擬按4%左右安排,並首次把穩住樓市股市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此外,今年CPI目標罕見下調到2%。分析認為,兩會釋出政府提振市場信心的意圖及穩增長的決心,政策利好下,滬指連升三日(3月4至6日)共2%。

 

  數據上看,中國2025年經濟開局平穩,1-2月工業增加值及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幅均好於預期,同期消費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5個百分點;最新公布的3月PMI創12個月新高。滬綜指全月升幅0.45%,連升兩月累計升幅逾2.6%。

 

*財政部牽頭注資,內銀多數漲*

 

  面對外圍關稅威脅,中國政府持續出台積極政策對沖。財政部今天公布將發行首批特別國債5000億元,積極支持中國銀行(03988-HK)、建設銀行(00939-HK)、交通銀行

(03328-HK)、郵政儲蓄銀行(01658-HK)補充核心一級資本。財政部發文指,此舉有利於進一步鞏固提升銀行的穩健經營能力,有利於銀行更好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作用,為國民經濟行穩致遠提供有力支撐。

 

  中行、建行、交行及郵儲行(30日)分別在上交所公布,計劃向財政部等機構發行A股集資,募資規模上限分別為1650億元、1050億元、1200億元、1300億元,總集資規模不超過5200億元。其中,建行、中行發行對象為財政部,交行發行對象為財政部、中國煙草、雙維投資,郵儲銀行發行對象為財政部、中國移動集團、中國船舶集團;四家銀行均為溢價增發。

 

  一般而言,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主要依賴內源性途徑如利潤留存積累,以及外源性方式包括配股、定向增發、可轉債發行和引入戰略投資者等,而採用特別國債進行資本補充的方式並不常見。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分析,若按照8倍乘數效應進行計算,5000億元注資約可撬動4萬億元信貸增量,有助於加大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資本實力提升後,銀行風險抵御能力顯著增強,能為化解房地產債務風險、地方平台轉型提供安全墊。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連平說,目前國有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等指標雖然較好,但為了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需要增強它們的信貸投放能力。

 

  財政部牽頭注資,未雨綢繆,今日內銀股普漲,建行收升2.7%,中行漲2.2%,工行(01398-HK)升近1%,招商銀行(03968-HK)升0.5%,交行揚0.3%;郵儲銀行則隨市挫3.3%,農行(01288-HK)跌0.4%。

 

*長和捱沽,地緣政治影響增*

 

  長和(00001-HK)擬與貝萊德簽署巴拿馬港口的交易,捲入政治風波。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二司負責人28日晚回覆大公文匯報查詢時表示,注意到長和將與貝萊德簽署巴拿馬

港口的交易協議,將依法進行審查。今日下午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郭嘉昆稱注意到有關報道,他再轉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表態,該局將依法審查交易,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郭嘉昆強調,中方一貫堅決反對利用經濟脅迫、霸道霸凌侵犯損害他國正當權益的行為。

 

  摩通在最新研報指出,市場最新猜測長和將推遲原定於4月2日簽署交易協議,但該行提出,該協議僅涉及巴拿馬兩個港口。至於交易計劃中其他港口獨家協議仍然有效至今年7月27日。該行稱,由於地緣政治影響不斷上升,對交易潛在延遲不感驚訝,同時相信於7月27日限期前,長和將盡力解決與各利益持份者衝突。該行預期,股價將對最新市場猜測產生輕微的負面反應。

 

  在港口交易受阻之際,市場又傳出長和擬分拆電訊業務在倫敦上市,最快會在今年內進行。

不過,長和迅速發公告指出,董事會未有就公司全球電訊業務有關之任何交易作出決定。長和今日收跌3.1%。

 

*編者按: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經濟通》、編者及作者無涉。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