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餐飲業的戰場在雲端

EMBA雜誌 2025-04-01 11:14


EMBA 雜誌編輯部 / 文


疫情改變了消費者的習慣與行為,也把餐飲業的競爭,從街角店面,拉到數位雲端。卓靖倫如何透過數位體驗,讓早餐連鎖品牌麥味登在顧客手機上持續活躍?如何運用數位科技,讓店面的管理能力往上再升級?

既然已經租了店面,為什麼不乾脆也推出晚餐呢?

揚秦國際企業董事長卓靖倫的確這麼想過。公司旗下的麥味登是早餐店的領導品牌之一,幾年前,他希望透過延伸戰線來創造成長,因此推出晚餐服務。

結果卻跌了一跤,他也因此學到了珍貴的一課:不要嘗試教育你的消費者。「消費者比你想的還要聰明,他需不需要你,他自己會決定,不是公司決定的。」

他理解到對顧客來說,麥味登有清晰的形象,不要試圖改變它。因此他把決勝點設定在早餐、早午餐,全力將產品豐富化,希望「讓尖峰變成超尖峰,離峰變成尖峰」,締造穩定的成長。

卓靖倫是大型電宰雞肉商超秦集團的第二代,他在二○○七年加入公司,從第一線開始做起。在他的努力下,麥味登將產品標準化、系統化,提升品質,也率先將早餐店咖啡廳化,帶動其他連鎖早餐品牌的轉型。

揚秦於二○一五年成為獨立事業,並於二○二○年股票上櫃。公司旗下有麥味登、炸鷄大獅等連鎖餐飲事業,二○二四年營收二五 ‧ 三四億元新台幣,EPS五 ‧ 八四元。

疫情之後,當消費習慣在外送平台點餐,對卓靖倫來說,公司的戰場也出現大幅的變化。目前麥味登一家店約有四成以上營收來自外送,「現在的戰爭已經從平面拉到空戰了,競爭的平台也已經改變。」

因此,他努力在數位競賽中拼戰,公司的APP會員達九十萬人。「現在我們被選擇的地方,不是只有一條路的左邊或是右邊,而是在整個雲端上。」他說。

卓靖倫最近接受EMBA雜誌專訪,談他這一路上的學習,以下是專訪摘要內容:

■推動公司成長的過程中,你曾經因為哪些新的嘗試,而學習到了什麼?

□過去有一個嘗試是,麥味登賣晚餐。在二○一一年左右,我們推出過牛排,最後是失敗的。原因是,消費者把我們定位在早餐,當時甚至還沒到早午餐,我們就直接跳到晚餐。

我覺得教育消費者是不可行的。因為消費者比你想的還要聰明,他需不需要你,他自己會決定,不是公司決定的。回到消費者身上,麥味登對他來說是什麼?就是解決早餐或午餐的需求,在他大腦裡沒有晚餐這個設定。

如果麥味登的決勝點是早餐、早午餐,那我們應該把產品豐富化、強化,而不是去延伸其他營運時段。我們應該是讓尖峰變超尖峰,讓離峰變尖峰,應該要提高使用量、使用頻率。所以我們的菜單上有中式點心、中西式早午餐等等。

我的另一個學習是,我原本以為,可以靠自己的團隊去做轉型。有一句話說,一個團隊要換到三分之二的新血,整個團隊才會改變。後來我們是自己的團隊加外部團隊,而且外部團隊人數沒有比我們少,才推動轉型。

其他餐飲業可能是把MIS直接外包。但我們全部都在自己團隊裡面,請外部的專業團隊定期跟我們開會,我親自主持。例如,我們找資誠(PWC)進來,討論ESG要怎麼走;找專業的CRM公司進來,討論APP怎麼開發。有外部的力量介入,有一個專家才會讓你知道,你欠缺什麼。

■你們這個跟外部合作的模式,跟傳統一般的合作模式,有什麼不同?

□差異有三點:第一,傳統上,和外部團隊開會或是參加政府專案,老闆不一定會到,通常是主管到。結果如何通常老闆也不會知道,因為那是資訊部的年度工作和預算。所以老闆重不重視是第一個關卡。中小企業沒資源,老闆更要重視,因為錢要花在刀口上。

第二,合作時我們都是跨部門的,不是只有資訊部,一定要營運或其他的部門。沒有其他部門,你聽不到其他聲音,會失敗。我認為,要有其他單位支持,內部也要有一位能凝聚大家的人。

第三,知道數位可以怎麼幫助公司的人不多。通常老闆會說,你跟我說,這樣是不是可以賺錢。可是我認為,不管是ESG還是數位,我們應該要以未來式來看。

我通常會問,如果你知道,數位未來營收會佔五○%,那現在我們是○%,要到五○%要怎麼做?第二,要到五○%,每一年要花多少錢?有資源的話,我們要怎麼花?如果花了這個錢,我們要拿到什麼?這就是設定的目標。第三,團隊要不要做?要做就做,不要做就拉倒,因為企業的資源有限。

這三個是我一直反覆會問團隊的問題。因為數位成果需要時間。資訊人員也要會溝通,要有耐心,我認為人是最難的。所以有九九%的公司會放棄,我們做到一%就好。我們選難的、選別人不想做的來做,這才有價值。

來源:《EMBA 雜誌》464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EMBA 雜誌


Empty